《別詩》言情贈友詩歌
洛陽城東西①,長作經(jīng)時別②。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語義淺顯而情意深長,加之清新巧妙的反復比喻,使這首詩具有美的藝術(shù)魅力。
這首詩是作者與同時代另一位著名詩人何遜的聯(lián)句之作,在《何遜集》中,篇名作《范廣州宅聯(lián)句》。全篇共八句,前四句即本篇。后四句是何遜所作,詩為“濛濛夕煙起,奄奄殘暉滅。非君愛滿堂,寧我安車轍”。顯而易見,上下兩部分內(nèi)容上不甚連貫,范作追述離別重逢之情。而何作著重描寫重逢之情景,并對主人情誼之深表示感謝。兩部分可分為兩首獨立的詩篇,也可合二而一。
范云和何遜雖處同一時代,但年齡懸殊甚大,范云比何遜大二十多歲,但兩人卻是“忘年之交”。據(jù)《梁書·何遜傳》 載: “遜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xiāng)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jié)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詠,云輒嗟賞。”弱冠也就是二十歲左右(古人二十歲加冠),是時范云巳為齊竟陵王蕭子良的記室,為有名的“竟陵八友”之一,才名大噪,但他結(jié)識何遜后,一見而成至交。初交時范云寫有《貽何秀才》詩,在贊美何遜的詩才富美的同時,竟然寫下了“臨花空相望,對酒不能歌”這樣的詩句,表達了自己對何遜的喜愛和懷念。何遜對老詩人的獎掖和提攜,自然也是十分感激的,他在 《酬范記室云》詩篇中,傾吐了自己“相思不獨歡,佇立空為嘆”的思念之情。此后,兩人交往更加親密和頻繁。難怪何遜在聯(lián)句詩中要寫上“非君愛滿堂,寧我安車轍”的詩句,這是年輕詩人對引為知己的老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慕和感激之情。
齊永元元年 (499) ,范云被派出任廣州刺史,離開了京城,當然也就離開了 “忘年交”的何遜。過去幾日不見就要 “對酒不能歌”、“相思不獨歡”的密友,如今卻天各一方了,其思念之情,自然可想而知了。當范云重回京城時,故友重逢,欣喜交加,自是不言而喻的。本詩即作于此時。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jīng)時別”兩句,一開頭便直接描寫了人們所常見的惜別場面: 在洛陽的城東和城西,每天都可以見到無數(shù)互相告別的人群。在這里,游子離鄉(xiāng)遠去,戀戀不舍; 親友們含情送別,情意綿綿,此行千里,歸期何日? 兩句詩引起人們對于離別情景的回憶,不盡之意,溢于詩外。但這里的“洛陽”代指南朝都城金陵,南朝士子雖居于江南,但他們在文學作品中,卻往往用 “長安”、“洛陽”這些古代中國帝都來代稱國都,以寄寓他們不忘故國的心情。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兩句,以花和雪作反復比喻,分別點明了離別和歸來的時間。昔時別去,大雪茫茫,猶如滿天飛花; 而今歸來,繁花皓皓,鋪得遍地似雪。作者巧妙地用 “花”和 “雪”作喻,“昔去雪如花”,點明了離別在天寒地凍的隆冬季節(jié),使人聯(lián)想到離別的辛酸和傷感; “今來花似雪”,描寫了密友重逢于春和景明,萬象更新的春天,使人聯(lián)想到重逢的歡樂和溫暖。作者并未刻意雕琢文字,他把常情常景用常見的事物 (雪和花)來反復比喻,給人以十分鮮明的印象。滿天的 “雪如花”和遍地的 “花似雪”,景觀宏大,實在美不勝收。作者把朋友間的離別和重逢時種種心情,都融入于花和雪的世界中,其運用之妙,確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清人沈德潛在 《古詩源》中稱贊此詩是 “自然得之,故佳。后人學步,便覺有意。”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十分贊賞這首詩的意境之美,他在 《漫成》一詩中寫道: “不妨何范盡詩家,未解當年重物華。遠把龍山千里雪,將來并擬洛陽花。”
注釋
①洛陽: 今河南省洛陽市,自東漢至西晉一直是王朝的國都,南朝士人在詩作中常用以代稱京都。這里當是代指金陵。②長作經(jīng)時別: 此句在《何遜集·范廣州宅聯(lián)句》中作: “卻作經(jīng)年別。”經(jīng)時即經(jīng)歷多時。
上一篇:《別意》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別韋參軍》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