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雙調〕落梅風》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春情
秋千院,拜掃天,柳蔭中躲鶯藏燕。掩霜紈遞將詩半篇,怕簾外賣花人見。
〔落梅風〕《春情》是著名元散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散曲小令,〔落梅風〕是曲牌名,即音樂調子的名稱,小令的真正題目叫《春情》。
題目叫《春情》,所以頭三句寫的是春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在這秋千閑掛的深宅大院里,人們都趁著清明時節出去掃墓踏青了,院子里靜悄悄的,只是在柳樹的濃蔭里,一對對鶯燕在呢呢喃喃地悄悄說著情話。這三句,從字面上看,是寫這個深宅大院里的環境,并未直接描繪大地的春天景色,但是,“拜掃天”(即掃墓的日子,春天掃墓多在清明前后),“柳蔭中躲鶯藏燕”,已給我們透露出大地春光旖旎的消息:陽春令月,鳶飛草長,柳綠花紅,燕語鶯啼。這是一個多么明媚而惹人心醉的春天! 懷春少女,正被這醉人的春光、惱人的絮語,撩撥得春心跳動、春情蕩漾呢。盡管作者只寫了這靜悄悄的大院,可是你只要一想到墻外喧鬧的春意,便可體會到置身于這個環境中的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心情。開頭三句,作者先隱去一筆,專意寫景,卻給人物活動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和氛圍。
其實,“躲鶯藏燕”四字,已巧妙的暗喻了男女間的幽會。有了這個伏筆,末兩句寫人就顯得自然。“掩霜紈遞將詩半篇,怕簾外賣花人見”。這個少女,瞅準了全家人都出去的當兒,在欣喜中懷著激動顫抖的心情,主動約見了自己的情人。在柳樹的濃陰下面,把用白手帕蓋著的情書,遞給了應約前來的少年郎。“霜紈”是白絲綢織的手帕。“詩半篇”,指情書。少女的這個舉動,無疑是大膽而且違反傳統禮教的。然而這是一個天真活潑大膽熱烈的純潔姑娘,在這醉人的春光里,她怎能按捺得住對美好愛情的大膽熾熱的追求?傳統禮教的禁錮,又如何拴鎖得住早已竇開的春心?那如詩如歌的情書,傾注著少女多少溫柔與甜蜜、幻想與真性。當然,這個少女在大膽之中未免仍帶著幾分顧忌。一個“掩”字,足見其半是嬌羞,半是驚慌的微妙神態;“怕簾外賣花人見”,又是在興奮之中懷揣著不安和緊張。然而這無損于少女的形象。這富有戲劇性的一筆,反而惟妙惟肖地活畫出懷春少女活潑可愛的女兒態來。
在古代愛情詩詞中,春,既指自然的春天也指少男少女間的愛情。作者緊扣題目,以散文詩的手法寫景寫人,而個中三昧,卻是在寫少女奔騰四溢的春情。整首小令清新俏麗,讀之,猶如一注清澈的山泉沁人心脾。
上一篇:《徐再思·〔雙調〕沉醉東風》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曹植·七哀》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