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言情贈友詩歌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今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故人何處? 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還似今年憶去年。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 “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 《人生論》)友情能調劑人之感情,也能增進人之智慧,使人心靈健全。人不能沒有友誼。友情好處之多,是家庭和親屬之情完全不能代替的。所以,在人之情感系統中,友情占有極其重要之位置。本詞便是寫朋友之情。
這是一首懷舊之作。上片敘事,下片抒懷。起首兩句憶昔,點明難以忘懷之時、之人,寥寥數字便描繪出舊時舊地舊情。“月明”,良辰; “花樹”,美境; “同醉”,好侶; 所飲之酒想必也是好酒。其相知對飲之美妙情景令人羨慕。飲至月明時,飲至醉倒,相知交誼之深,歡晤之樂可想見。“醉”之前冠一 “同”字,不僅顯示其醉之美,也說明他們之間的平等。友誼之首要條件是心靈之平等交往。他們之契合沒有年齡、官職、貧富、尊卑之類等級拘束和限制,除了心靈之互相吸引、平等交往外,再無可計較者,所以其情誼才達到忘乎所以之 “同醉” 境界。花前月下,朋酒相敘已足享人生之樂趣,更何況加之以傾心同醉這種激蕩人心之歡愉! 當時月明、花美、飲醉、情深,留下之記憶如此之美好。可惜這美好已一去不復返。時過境遷,人事乖違,同是 “今夜”,而今年今夜已非去年之今夜; 同是那一輪 “月”,而今年今夜之月已非去年今夜之月。去年今夜皓月當空,歡聚同醉; 今年今夜冷月迷朦,孤懷獨飲。月、柳、江邊、長堤、船皆去年舊物,如今皆被 “暗”字籠罩,一派濃重之蕭颯景象,這便是詞人此時此地之處境。景物之蕭條透露出情感之沉郁,對美的逝去之惋惜、哀悼,與晏殊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 《浣溪沙》 ) 有同樣之意境與傷感。追憶舊日友情,意在反襯今日之孤寂、凄涼,引出人事變遷,物是人非之慨。
下片寫離別之惆悵。故人已去,故情尚留,昔日痛飲傾懷之樂境尚耿耿難忘。“故人何處”是求友之聲,正是 《詩經》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小雅《伐木》 ) 句意,寫得凄惋。第二句寫無相知一傾衷腸之苦悶、沉郁,失友之頹唐、失意。因互相賞愛而交契深厚,故人之離去才如此傷感,也因友情可貴而珍惜友情,才對故人之離去有著無限惋惜、無限懷念的深摯之情。許多難以言狀之情和深婉之心意僅用一句道出。“帶我離愁江外去”,是今年今夜之情緒,流露出知音再難謀面的濃重之憂患。末二句寫自己將來之情感態度。去年今夜那種使人心靈激蕩之情景不會因知己之離去而忘卻,像今年今夜這種舊境重游、痛惜追憶、深沉懷念還將在明年、后年……長此以往延續下去,成為真誠、永久之紀念。深深地表達出對故人之賞愛和誠摯的知己之情。
王國維說: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一矯揉裝束之態。” ( 《人間詞話》 )可以說,呂本中這首小詞堪稱靜安先生所謂“大家之作”。此詞純用白描,毫無雕飾,這與所表達的情感之純真誠摯相一致。語言樸素、明暢,幾近口語,以極普通之景物人情傳達極秾摯沉郁之情感,寫得清新深婉,令人動情。雖無辭面華美之感,但卻以其豐富之內涵給人一種情感之感染和啟迪。
上一篇:《內顧詩二首(其一)》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別元九后詠所懷》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