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自古多酒徒,獨醒只有屈大夫②。屈大夫,爾將胡為乎?不從漁父諫③,甘受朝廷誣④。我雖知此是寓言,終投湘江何其冤。湘江萬丈波濤惡,中有黿鼉蛟龍與鯨鱷⑤,直將大夫身,橫爭肆吞嚼。君不見,令人造龍舟,喧騰鼓吹吊中流,猶為大夫沉角黍⑥,水族依然爭未休。吁嗟乎!世途不可處,水底不可留。我勸大夫一杯酒,庶幾醉鄉還可游⑦。
注釋 ①在康熙中葉出現的權力爭奪中,岳樂、岳端父子都被波及,岳樂死后第二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親王追降為郡王,岳端由郡王降為貝子,繼而又被革爵。岳端面對政治壓力,必須選擇自己今后的生活道路。這首詩借評議屈原,表明他自己將脫離仕途,但也不以自殺來殉自己的理想,而是選擇寄情于酒的生活。②獨醒句: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楚辭·漁父》:“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③不從句:《漁父》記述漁父勸屈原:“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屈原因為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拒絕漁父的勸告,決心投江自殺。④甘受句:指楚頃襄王之弟令尹子蘭,他曾在頃襄王面前詆毀屈原,致使屈原被流逐。⑤黿:似鱉而甚大,俗稱癩頭黿。鼉:爬蟲類,似鱷魚。⑥角黍: 粽子。⑦庶幾: 或許。
上一篇:弘曣《石琴篇》
下一篇:永璔《老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