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
位于四川省南川縣境內(nèi),距縣城30公里,最高峰海拔2251米,總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其中生態(tài)保護區(qū)771平方公里,景觀保護區(qū)544平方公里,游覽區(qū)264平方公里。金佛山地區(qū)屬于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金佛山是以珍稀植物集中和原始狀態(tài)奇特的自然山林為特點的滲透著人文景觀的綜合性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其特色是廣闊、自然、豐富、珍奇。金佛山有植物237科2999種,其中53種列入國家重點植物保護名錄,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金佛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共劃分為12個景區(qū),85個景點。三泉景區(qū):面積為18.5平方公里。有三泉、美齡橋、石林等6個景點。景區(qū)集中,且具有歷史價值。因有很獨特的冷、溫、熱三泉,所以這個景區(qū)特點是“奇”。大河壩景區(qū):面積為14.5平方公里,有黃泥洞、回龍寺、窯灣猴子坡、隱仙洞四個景點。大河壩是北路上山第一站,背山面水,景色宜人。洋圩坪景區(qū):占地15.5平方公里,雄險開闊,有仙女洞,麒禪寺等5個景點。鳳凰寺景區(qū):占地17平方公里,有古佛洞、三層瀑布、石人等12個景點,此區(qū)是山頂區(qū),可觀賞高山植物,了望金佛群峰。竹海景區(qū):占地24平方公里,有飛來峰、大瀑布等18個景點。這里有許多有名的山峰。迷人的石門宮更使人流連忘返。茫茫竹海、竹林、竹陽、竹橋、竹路,翠綠的方竹林是這個景區(qū)的突出特點。頭渡景區(qū):占地34.5平方公里,有古棧道、古寨等12景點。山之險在此區(qū)慢慢緩和,并出現(xiàn)了人煙,層層梯田,實有田園情趣。柏枝山景區(qū):占地17平方公里,有名的珍稀植物杜鵑王分布于此。此區(qū)原始植被極好,人煙稀少,富于野趣。德隆景區(qū):占地21平方公里,有三個景點,有名的大葉茶分布于此,茶樹王是一個重點觀賞對象。德隆一帶是一個東西向的深山裂谷,峽谷景觀突出。小熊貓景區(qū):有5個景點,占地34平方公里,在大鹿池有小熊貓。龍巖城景區(qū):景點4個,占地24平方公里。老梯子是當?shù)厝诉^陡峭山峰所設(shè),梯之險一般人望而生畏,丁家嘴景區(qū):桃源洞、牛皮洞,占地26平方公里。此風(fēng)景區(qū)奇秀。
金佛山林、泉、洞、廟集中,是絕妙的森林公園和避暑勝地。風(fēng)吹嶺、獅子口、瑪瑙城、古佛洞、鳳凰寺,讓人迷戀。“金佛晚霞”、“白霧晴嵐”、“三泉映輝”、“龍巖飛瀑”,令人陶醉。1988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古詩文賞析〕 山 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的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chuàng)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yīng),寫出高而緩的山勢。
“白云生處有人家”,寫云,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墻。這里的“人家”照應(yīng)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云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云遮住讀者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現(xiàn)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后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huán)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jīng)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lǐng)略這山林風(fēng)光,竟然顧不得驅(qū)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jīng)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后映襯,已經(jīng)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wěn),氣勢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xiàn)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詩人沒有象有些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唱的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xiàn)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涌現(xiàn)筆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才氣,也表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象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色,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后,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
(張燕瑾)
〔現(xiàn)代散文〕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濱度過的,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湛藍湛藍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淺黃的田地。
那時,我的大半個世界是藍色的。藍色對于我,永遠象征著闊大、深遠、莊嚴……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它的顏色。
離開海邊,進入城市,說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雜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開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紅色,來振奮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尋找楓林的紅葉。但眼前這一閃光艷,是秋天的“臨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風(fēng)吹落了。
在悵惘迷茫之中,我凝視著這滿山滿谷的吹落的紅葉,而“向前看”的思路,卻把我的心情漸漸引得歡暢了起來!
“落紅不是無情物”,它將在春泥中融化,來滋潤培養(yǎng)它新的一代。
這時,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現(xiàn)了一幅綠意迎人的圖畫!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鄉(xiāng)去,坐汽車從公路進入祖國的南疆。小場顨在層巒疊嶂中穿行,兩旁是密密層層的參天綠樹:蒼綠的是松柏,翠綠的是竹子,中間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色調(diào)深淺不同的綠樹,襯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綠”把我包圍起來了。我從驚喜而沉入恬靜、靜默地、歡悅地陶醉在這鋪天蓋地的綠色之中。
我深深地體會到“綠”是象征著:濃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熱切的希望……
綠,是人生中的青年時代。
個人、社會、國家、民族、人類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時代。
我愿以這支“綠的歌”獻給生活在青年的祖國的青年們!
(冰心)
〔民間文學(xué)〕 從前,有一個單身漢名叫都林。他在金佛山山坡開梯田種稻谷。太陽熱乎乎地射在他的身上,黃豆大的汗珠從身上一顆顆地滾下地來,再從地上滾到一個大窩窩里。
不久,石窩窩里長出一株百合花,柔軟軟的梗子,綠油油的葉子,開著一朵白玉一樣的喇叭花。在紅太陽下,光芒閃閃。一陣清風(fēng)吹來。百合花搖搖擺擺地發(fā)出“咿咿啞啞”的歌聲。
都林靠著鋤頭,呆呆在望著:“咦,石頭上長百合花,百合花會唱歌,真奇了!”
有一天早上,都林到山上,看見百合花被野獸碰倒了。他急忙扶起來,說:“百合花呀,這山上野豬多,我?guī)慊丶胰グ?”
都林雙手捧起百合花回家,種在舂米的石臼里,放在房里窗下面。
白天,都林到山上種地。晚上,他在房里茶油燈下編竹籮筐。他鼻子聞著百合花香,耳朵聽著百合花“咿咿啞啞”的歌聲,臉上掛著笑容。
在一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窗外的月光明亮亮,窗里的燈光紅堂堂,都林在燈光下編竹籮筐。突然,燈芯開了一朵大紅花,紅花里面有個穿白衣裙的美姑娘在唱歌,聲音嘹亮好聽:“百合花開的呀芬芳香,燈花開的呀紅堂堂。后生家深夜趕工呀,燈花里來了個白姑娘。”
燈花忽地閃耀一下,姑娘從燈花里跳了下來,笑瞇瞇地站在都林身邊……
姑娘和都林成親后,白天,夫妻二人歡歡喜喜地上山種梯田,晚上夫妻二人歡歡喜喜地在燈光下,一個編竹籮筐,一個繡花。
每逢趕場,都林將糧食、竹籮、繡花手帕送到場上去賣,然后買回許多東西。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兩年以后,都林的茅房變成了磚瓦大屋,糧食滿騰騰的堆在倉里,牛羊一大群關(guān)在欄里。這時都林滿足起來了。他不肯耕種梯田了,他不肯編竹籮筐了,他銜起煙桿,拿起鳥籠,東寨逛逛西寨溜溜。
姑娘叫都林拿糧食和繡花手帕到圩上去賣,叫他買鋤頭、鐮刀和絲線,可是他卻買酒回來大吃大喝。
姑娘要和他去山上挖地,他推說腳痛。姑娘要和他在燈下做工,他推說眼疼。
姑娘勸說:“我們的生活不夠好呀!我們還要下勁干啊!”
都林翻著一雙白眼,鼻孔哼了一聲,他銜著煙桿,拿著鳥籠到別個寨子玩耍去了。
一天晚上,姑娘一個人在燈下繡花。忽然,燈芯開了一朵大大的紅花,一個五彩孔雀在燈花里展開美麗的尾巴唱歌:“百合花開的呀芬芳香,燈花開的呀紅堂堂。后生家呀成了懶家伙,姑娘隨我呀到天上。”
燈花忽地閃耀一下,孔雀從燈花里跳下,鉆到姑娘的胯下,飛了起來,噗噗噗從窗口飛去。
都林忙從床上爬起來,追到窗口,只拉得了一根孔雀尾巴毛,眼巴巴地看著孔雀背起姑娘飛進月亮里去了。
都林沒有姑娘勸導(dǎo),更加懶惰了。他大吃大喝,以后就銜起煙桿,拿起鳥籠,各處溜達。
都林把糧食賣光了,牛羊賣光了,衣服賣光了,又準備把床上僅有的一張席子賣去。他揭開席子,看見下面擺著兩幅繡花。一幅上面繡著都林和姑娘白天在梯田里笑瞇瞇地收獲稻谷。稻谷滿山滿嶺,像黃金一樣發(fā)出閃閃的金光。另一幅上面繡著都林和姑娘晚上在燈下笑瞇瞇的,一個編竹籮筐,一個繡花,倉里堆滿了糧食,欄里關(guān)滿了牛羊。
都林眼睛看著看著,心里想著想著,忽然眼淚像泉水一樣涌了出來,瀉在繡花手帕上。他用手捶敲自己的腦殼,說:“都林,都林,你自討苦吃呀!”
他轉(zhuǎn)過身來,咬著牙,抓住煙桿,用力折斷,撂進灶里。他把鳥籠打開,讓畫眉鳥飛出去,再用腳踏碎鳥籠,又撂進灶里。
他即刻扛起鋤頭上山挖起地來。
從此以后,都林白天在梯田里耕種,晚上在燈光下編竹籮筐,沒日沒夜地干著。
有一天,都林在窗下拾得一根孔雀羽毛,順手丟在窗下舂米的石臼里。他望著石臼,想起百合花,想起美姑娘,眼淚又噗簌噗簌落在石臼里。
不久,石臼里的孔雀羽毛不見了,卻長出一株香噴噴的百合花來,發(fā)出“咿咿呀呀”的歌聲。
在一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窗外的月光明亮亮,窗里的燈光紅堂堂,都林在燈光下編竹籮筐。突然,燈芯開了一朵大紅花,紅花里面美姑娘穿著白衣裙在唱歌:“百合花開的呀芬芳香,燈花開的呀紅堂堂。后生家沒日沒夜地做工呀,燈花里跳出來白姑娘。”
燈花閃耀一下,姑娘從燈花里跳下來,笑瞇瞇地站在都林身邊……
從此以后,夫妻二人,白天上山種梯田,晚上在燈下編竹籮筐、繡花。生活過得比花還要香,比蜜還要甜。
(肖甘牛)
上一篇:描寫《采石磯》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金山》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