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戲題盤石》唐山水詩鑒賞
王維
可憐盤石臨泉水,復有垂楊拂酒杯。
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
這首詩寫得“詩中有畫”,別有一番情趣。
開頭兩句,寫清清的泉水,從巨大的石澗中涌出; 隨風飄動下垂的楊柳柔枝,在親昵地拂弄著詩人的酒杯。這是多么可喜可愛的境界啊! “可憐”,是可愛的意思。從“可憐”二字,就透露出詩人對盤石臨泉、垂楊拂杯這種境界是何等的喜愛。這兩句寫得情景交融,自然景象與作者的情感渾然一體。“盤石”與“垂楊”,它們并沒有什么感情,由于詩人自我多情,因此便賦予盤石與垂楊以濃厚的感情色彩。從詩句的字里行間,似乎使人感到,那盤石和垂楊也有深厚的感情,它們在親近詩人,在溫暖著他那顆還在跳動的寂寞的心。在詩人看來,泉水依傍盤石涌出,垂楊拂弄他的酒杯,這都是神奇的大自然特意為他作的安排。因此,三、四兩句說: “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 詩人認為,如果春風不懂得人的意思,為什么又吹送落花到他面前為他助興呢?其實春風無意,倒是詩人多情。這首詩描寫了在柳拂花飄之時,詩人臨泉暢飲的情景。顯而易見,詩人是在表現他清凈無為、悠閑自得,陶醉在山水中的超凡脫俗的隱逸思想。同時,又非常巧妙含蓄地抒發了他不耐寂寞的心理狀態。王維這種厭倦官場生活、留戀山林但又不耐寂寞的心態,在他的其他山水詩中,也有生動的表露。例如,他在《早秋山中作》詩中寫道: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云期。”又在《山居即事》詩中寫道: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王維即使在《歸輞川作》詩中,在寫他欣賞輞川的“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的優美意境時,結果還是流露出“惆悵掩柴扉”的不平靜的寂寞心緒。這正是他過著亦隱亦仕生活所反映出來的矛盾的心理狀態。由此可以說明,王維雖然深受佛老思想的影響,有比較嚴重的出世思想,然而他并沒有脫盡凡骨俗胎。他在半官半隱的生活中,留連幽靜的自然景象,只不過是他不滿現實,從大自然中尋求解脫罷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王維的山水詩,便表現了詩人固有的與眾不同的個性,也就是他的軟弱性和向封建勢力的妥協性。他的這種個性,與不愿以五斗米折腰而向鄉里小兒的陶淵明不同。陶淵明所寫的山水田園詩,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及其悠然自得的情趣,絲毫不存在惆悵、寂寞的心理矛盾。這一點正是王維所缺乏的。就以這首《戲題盤石》詩而論,詩人對自然景象的贊美及其流露出來的不平靜和有所期待的感情,就明顯地表現出他并沒有完全超塵拔俗、徹底隱居。這也就曲折地表現出了王維的軟弱和妥協的個性特征。
這首《戲題盤石》詩,詩題用 “戲題”二字,就是說這首詩是寫著玩的。其實,它恰恰是詩人真實思想感情的流露。所謂“戲題”云云,不過是作為寫詩的一種別致的說法而已。用這種“戲題”的形式作詩題,在古代詩歌中,是經常看到的,也并非王維獨用。
上一篇:白居易《庾樓曉望》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杜甫《旅夜書懷》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