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連·代古詩》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客從遠方來,贈我鵠文綾。
貯以相思篋,緘以同心繩。
裁為親身服,著以俱寢興。
別來經年歲,歡心不同凌。
瀉酒置井中,誰能辨斗升?
合如杯中水,誰能判淄澠?
謝惠連這首詩是對 《古詩十九首》之十九“客從遠方來” 的摹擬,著重表現了思婦對遠方游子堅定不移的純真愛情。
開頭一二句,沿用舊詞,直述緣起。有位客人從遠方歸來,送給我繡有鶴紋的綾羅。這是遠在他鄉的丈夫所贈之物。因為《古詩十九首》為人們所熟悉,這一層意思不言自明,所以不用交待。
第三四句,寫丈夫把禮物包裝得十分仔細,并且寄寓深情。鶴文綾裝在相思竹(或相思木)所制成的箱子里。相思竹,又名二股竹、竹連理。顯然,這是以物寓人,表示夫妻長相思念。然后又用繩子捆綁好,特意系上同心結。同心結是一種菱形連環回文結,常用以表示男女恩愛,同心不渝。從這兩件事即可以看出丈夫對妻子是如何的思念和信賴。
第五六句寫妻子收到丈夫贈物后的處置。她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意,于是把綾剪裁成貼身的內衣,不論晚上睡覺還是白天勞作,都穿在身上。她這樣作正是為了表示無比珍重丈夫的愛情,把它時刻銘記在心里。
第七八句寫妻子對丈夫的感念。雖然分別許多年了,然而丈夫的愛心并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而衰退。歡,指所愛之人,此處指遠方的丈夫。凌,凌夷,指由盛而衰。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連用兩個比喻,表示他們相愛永不分離,就象將酒灑在井中難以分解。淄、澠二水都在今山東境內,淄水清,澠水濁,(故澠水又名濁水),將兩河水之合注一杯之中,誰還能分得出原來是淄是澠呢?亦喻夫妻恩愛難分。
這首擬作較之《古詩十九首》原作,基本意思是差不多的,但也有所補充發揮。原作寫丈夫方面的心思只用了“文采雙鴛鴦”一句,擬作則增加“相思篋”、“同心結”,更見柔情蜜意。原作寫妻子的活動用了“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三句,擬作只用“裁為親身服,著以俱寢興”一事,更顯得兩情相契,心心相印,真切感人。“別來經年歲,歡心不同凌”二句,用勁截的語句,表述堅貞執著的信念,尤足動人心弦。原作“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是從空間著眼,雖江山回隔,而愛情不變。擬作則從時間著眼,雖歲月流逝,而歡心不改。最后連用兩個比喻,反復強調夫妻感情牢固,無論什么力量也拆不開,比原作“以膠投漆”一喻更加有力。全詩的章法結構語言韻味,都保持了原作明快歡暢樸素自然的民間風格。
摹擬《古詩十九首》之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很盛行。摹擬《客從遠方來》的作品中,除謝惠連這首詩外,以女詩人鮑令暉(大詩人鮑照之妹)寫得最好。其詩曰:“客從遠方來,贈我漆鳴琴。木有相思文,弦有別離音。終身執此調,歲寒不改心。愿作陽春曲,宮商長相尋。”除第一句外,基本上脫離了對《古詩十九首》的依傍而自出新意。圍繞鳴琴生發開去,從木紋、聲音、曲調、宮商等方面作文章,層層升華,深入開掘。較之謝惠連所擬,又更進一步了。
上一篇:《鮑照·代東門行》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蕭衍·代蘇屬國妻》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