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賞析·《祭黃帝陵文》(毛澤東)
維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于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頻年苦斗,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
1937年3月
【譯文】
黃帝聲名赫赫,是我們的始祖;他締造了我們中華民族,他的子子孫孫繁衍生息,香火綿延不斷;在中華大地上,五岳高聳,黃河奔流,這正是我們偉大民族的象征。黃帝聰明智慧,其光輝覆被大地,就連極荒遠的地方也照耀得到;他建立了締造中華民族這一偉大功業,并使之雄立在世界的東方。
時世在不斷地變化著,其間我們中華民族也經歷過挫折。過了幾千年,又有日本帝國主義這個不講道義的強鄰侵略我們,先是占領我國領土臺灣,接著又出兵侵略朝鮮半島;最可恨的是在我國東北和華北等地區,還有那么一些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漢奸敗類,拿國土去侍奉敵人,哪里能夠滿足侵略者的欲望?這無異于當人家的奴隸,甘心受欺辱,讓人家用鞭子來打,用繩子來捆。
我們的老祖宗黃帝,是著名的英雄,他曾在涿鹿與蚩尤奮戰,使天下得以安定;我們作為他的子孫后代,難道到了如此不勇武的地步,這么個泱泱大國,竟讓它淪亡不成?
我毛澤東之輩,雖然沒有什么濟世大才,但愿以揮戈披甲,馳騁萬里,來為祖國效命;歷經險阻,苦斗多年,不驅除侵略者,不可能有我們的家園。全國各黨派無論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政見和利害不同,無論各界同胞間有任何意見上或利益上的差異,無論各軍隊間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敵對行動,都應當有‘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的真誠覺悟,團結起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倡的救我中國的最好藥方,其主旨在于喚起全國四萬萬民眾,堅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只要建立民主共和國,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五項要求進行內政改革,使全國民眾團結一心,我們與日本侵略者作戰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面對民族存亡的大局,我們發誓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收復日本侵略者占領的我國領土,捍衛我們的國家主權。面對列祖列宗的英靈,我們決心整軍備戰,共赴國難,這是我們發自肺腑的誓言。請大地明察,請蒼天作證,我們黃帝子孫的一片赤誠。列祖列宗,請享用祭品吧!
【賞析】
這篇祭文由毛澤東起草,作于1937年3月。同年4月5日,林伯渠受毛澤東和朱德的委派,在陜西省黃陵縣黃帝陵祭陵儀式上宣讀此祭文。這篇祭文,實際上是毛澤東代表中國共產黨發布的號召全民族抗戰的宣言書,也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民誓為抗日救亡之先驅的“出師表”。
這篇以自誓明志為主要內容的祭文,采用的是中國最為古老的、風格古樸蒼勁、語勢鏗鏘有力的文體——四言體。全文用字造語簡明莊重,風格古健樸茂,無論是頌祖責今,還是自誓明志,作者運筆皆簡勁有力,每以寥寥數語,表達一段豐富的內容。為了有效地表達情感,毛澤東在祭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嘆句、詰問句,如“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豈有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等等,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憂憤之情和堅定自信、慷慨凜然的民族豪情。
整篇祭文響徹著團結抗日的時代強音,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感染力,讀來令人慷慨激昂,肅穆奮然。
上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廟碑·《相官寺碑》(梁·簡文帝)
下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郭泰碑》(東漢·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