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自橫塘橋過黃山》宋山水詩鑒賞
范成大
陣陣輕寒細馬驕,竹林茅店小簾招。
東風已綠南溪水,更染溪南萬柳條。
橫塘在蘇州城西南十里處,塘上有橋,橋面筑亭,四周綠柳圍護,是蘇州城郊的風景勝地。黃山又名筆格山,在蘇州西南二十五里。這首詩是范成大晚年退職家居時所寫,其中寄寓了詩人對家鄉和自然深深的愛戀之情。
詩的第一句寫初春氣候。“寒”之前冠以“輕”字,說明寒勢已弱,春意萌生,又用 “陣陣”形容之,進一步表現冷暖空氣的互相交替,此進彼退,顯得十分生動。“細馬”即年幼之馬,是詩人的坐騎,“驕”原是健壯的意思,這里引伸為馬的精神抖擻,行走矯健。不寫人對氣節的感受,卻寫馬的振作亢奮,“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意思已十分明顯。第二句寫路旁的景色,幾間茅屋,數叢翠竹,彼此掩映,一掛酒簾挑出戶外,在春風中微微擺動,似乎向過客招手,“招”字下得十分親切。著墨不多,農家的情趣已經盎然充溢。接下來兩句寫登橋所見。前一句化用了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寫的是江岸春景,此處卻用來寫溪水,贊美春天與家鄉的雙重寓意卻是一致的。“已”字逗出了下一句,“更染溪南萬柳條”。詩人在橋上低首,看見溪水變成了碧綠色, 溶溶??, 微動漣漪; 然后抬頭遠望, 但見溪南柳枝如煙,染成了一片淡綠。“染”與后面的“萬”字相互呼應,非常貼切。初春柳條剛吐芽苞,一枝兩枝是看不出來的,只有遠望成堆的柳枝,才能見到如染似暈的綠霧。這與韓愈《早春》詩中“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境界完全一樣。詩人先寫“南溪”,然后寫“溪南”,觀察時的一先一后,造成了時差上的動感,仿佛春天正在由水及岸,一步步地向遠處伸展似的。途中所見既有自然也有人境,它們融為一體,匯為一股溫暖的熱流,陣陣地沖擊著詩人衰老的心靈,激發起他對生命、生活和家鄉真摯的熱愛和渴望。
這首詩只有四句,卻調動了多組景物,表現力極為豐富,含意雋永,情韻無窮。
上一篇:葛天民《絕句》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劉長卿《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過法崇禪師故居》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