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
春城兒女縱春游,醉倚層臺笑上樓。
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
春天是一年中最豐富多彩、最難以捉摸的季節。它既有萬紫千紅的歡樂,又有落紅成陣的凄切。而春天的消逝正如人生青春年華的消逝一樣,最足以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震顫,其傷心程度決不低于凄風苦雨的暮秋。王令的這首詩形象地寫出了傷春的復雜感情。
詩首先從反面寫起:春光明媚的繁華都市里,滿城兒女縱情游春。“春城”二字用得很妙,詩人沒有細細描摹那浩蕩春色,但既用“春”字修飾整個城市,那么,風和日麗的天氣、鳥語花香的景致、豆蔻年華的兒女等意思就盡在不言之中了。正因如此,詩人不惜在一句之中兩出“春”字,使得字里行間洋溢著盎然春意。第二句用小兒女游春的具體舉動使畫面轉入動態,于是我們又聽到了青春氣息的笑語歡言。至此,氣氛渲染已足,于是詩人筆鋒一轉,傾吐了自己的心聲:落花亂飛,春天將逝,為什么那么小兒女竟不知道個中的悲愁呢?我們知道,王令是個才高命蹇的詩人,由于窮愁潦倒,壯志難酬,他未老先衰,二十來歲頭發就開始變白。青春的早逝,使他對春天的消逝特別敏感。所以,當那些紅男綠女還在盡情游春時,詩人卻已在悲嘆滿眼落花了。還有,詩人天性耿介絕俗,在那個人們對科舉趨之若鶩的年代,他卻堅決不應科舉。他生當仁宗時代,當時許多士大夫認為正處升平盛世,從而征歌逐舞,紙醉金迷,詩人卻認為盛世已逝,斥當世為“天下無道”。所以,除了對自己韶華已逝的感嘆之外,此詩中可能也隱含著憂世之感。
王令還寫過一首《春晚》:“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與此詩對照,可見詩人所以要傷春,正是希望春天能常駐人間。
上一篇: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蘇軾《陳季常所蓄朱陳嫁娶圖》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