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中《麥積山》宋山水詩鑒賞
李師中
路入青松翠靄間,夕陽倒影下溪灣。
此中猿鶴休相笑,謝傅東歸自有山。
麥積山,在甘肅省天水縣城東南約30公里處,以其峰形如農家麥囤而得名。其地山青水秀,有 “秦地林泉之冠” 的稱譽。
詩的前兩句寫麥積山景。作者的視線隨著蜿蜒的小路眺望麥積山,只見青松峨峨,翠蔭濃密,山巒間淡淡的霧靄,與松林的綠色相融,一片郁郁蔥蔥。小路彎彎,在林中時隱時現,最后消失在蒼翠之中。此時正是黃昏,夕陽落在山峰之間。溪流在峰腳轉了一個彎,留下一泓幽幽清波。水平如鏡,倒映著翠綠的山峰,鮮紅的落日,輝光瑩瑩。作者在這里用一“下”字,描寫水中倒影緊連著水邊峰腳,溪水清澈,水面平滑,倒影十分清晰,仿佛是山峰帶著落日一起下到了水中。這兩句詩以山峰、溪灣、青松、落日等物象相對相映,描繪了麥積山迷人的景色;用 “路入”寫松林之幽深,用“倒影”寫溪灣的寧靜,強調了山中境界的清幽僻靜。
后兩句寫作者因麥積山風光之美而生山林之想。猿、鶴本是山林之物,又是古來隱士的伴侶,所以孔稚圭《北山移文》說: “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此中猿鶴休相笑”,即化用其意,設想猿、鶴嘲笑作者: 既如此愛戀麥積山,自當歸隱,何必念念于官祿爵位,不能放棄? 末句是作者的自剖胸臆。“謝傅”指東晉謝安。謝安曾隱居于東山,后出山任職,累官至太保,卒贈太傅。謝安是東晉名相,曾指揮淝水之戰,大敗前秦苻堅。作者李師中在北宋熙寧、紹圣年間(1068—1097)抗御西夏,殊功累累,故在此處以謝安自況。“功成身退”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理想境界。作者在詩中設想猿鶴在招喚自己歸隱山林,又以謝安隱居東山自比,正是為了表達他“功成不受爵,長揖歸茅廬” 的無私胸懷。
這首詩語言清麗,描繪如畫。后兩句假設問答,談退隱并不消沉,詼諧中含有自豪,可見作者開朗的性格。
上一篇:王維《鹿柴》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吳達善《黔靈山看梅》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