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鹿柴》唐山水詩鑒賞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的這首寫景小品,寫的是他游輞川別業(在今陜西藍田西南)時所到的一個處所——鹿柴(zhài)。當時與詩人同游此地的裴迪,曾寫下了“不知松林事, 但有麏麚跡”的詩句, 足見其地的幽僻荒寒。然則這樣一個地方又有何詩美可言呢?詩人能否化腐朽為神奇,就全憑他的靈心慧眼了。
詩人舍棄了一切繁密瑣細的鋪陳和羅列,而在把握景物相反相成的矛盾關系中來開掘和表現奇觀。一、二兩句,以“不見人”和“人語響”構成 一對矛盾。一方面是放眼空闊時的“目空一切”,另一方面是僻靜環境中聲響的“小大不遺”。視覺之粗放疏簡和聽覺之纖細幽微,正統一在“空山”的特定環境和氛圍之中。三、四兩句,“返景”和“青苔” 又構成一對矛盾,這是明亮和幽暗、溫暖和清冷、運動和靜止的矛盾,凡此種種無不形成強烈的對照。按說,生長于陰冷潮濕之處的青苔,本來和日光無緣相見。然而由于夕照的折光投射,兩者竟不期而遇了。景物之間的偶然邂逅蔚成奇觀。“返景”提示著轉瞬即逝的時間,而“青苔”則可能是一個久遠的存在。剎那會合了永久,變動不居者終歸于永恒的靜默。可見,對大自然中“靜趣”的發現、觀照和領悟,乃是全詩的旨趣所在。
這首詩先從空際著筆,意在引發接納萬象的虛空之心,有此心理鋪墊,方能在幽僻的一角攝取引人入勝的奇觀勝景。大無外而細無垠,這在藝術上又是蓄勢以待。明代王夫之論詩力主蘊藉深厚的“定忍之力”,王維此詩足以當之。
上一篇:葉颙《鷺立寒江》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師中《麥積山》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