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私縫黃帔舍釵梳,欲得金仙觀里居。
近被君王知識字,收來案上檢文書。
這首詩通過一位宮女遁世心理和行為的描寫,表現了宮廷生活的枯燥無味。
前二句寫宮女決心離宮去當女道士。這是一個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句,首句為“果”,次句為“因”。“金仙觀”,其址在長安輔興坊,是唐睿宗特為其女西寧公主出家當女道士而修建的一座道觀。這位宮女想著能夠去當女道士,金仙觀大概是沒有她的份的,詩中說到“金仙觀”里住,只是為了表明她的行為去向。“觀”讀guàn,道教的寺廟。由于宮女有了做女道士的決心,必然會有這方面的行動。“帔(pèi)”,披肩,黃色披肩是女道士的服裝。“釵(chāi)”,雙股簪子,是插在婦女頭上的一種裝飾品。“私縫”女道士服裝既表明了她已暗下離宮決心,也說明她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此事。這多半不是因為心里害怕,李唐朝廷自認是老子的后代,而老子是道教創始人,所以唐代宮廷里和上層社會婦女中出家當女道士的并不是個別現象。這位宮女不肯讓別人知道此事,多半出于對其自尊心的維護。她決心脫離宮女生活并非看不起宮女社會地位,而是艱難的處境使其無法在宮中繼續生活下去,離宮去當女道士,只是她對這種不公道命運的一種抗爭,所以便只能私下里一邊流著眼淚,一邊為自己制做出家服裝;尤其是作品在“釵梳”前用了一個“舍”字,更說明了她對過一個女人應該過的生活的深情依戀。
后二句寫宮女被皇上召去專門負責收檢文件。其中第三句寫皇上發現宮女識字特長。對于這位宮女來說,這大概也算做一種“機運”吧!因為新近皇上居然能發現她有文化修養,說明對她的垂顧;而結句就是這一垂顧的具體表現:專門將其召去為他收檢書案上各種文件。這無疑將成為這位宮女改變命運的一個重大轉折。雖然這位宮女為報皇上知遇之恩,大概不會再想著去當她本來不愿當的女道士了,但她曾經鐵心去當女道士的這一事實,卻從側面表現了宮中生活的單調無聊。因為在她看來,與其當一個默默無聞而又沒有任何自由的宮女,還不如去當女道士自在一些。這種敢于追求自我生命價值的心理和行為,對于封建社會一位普通宮女來說,該是多么不容易!
上一篇:陳子昂《贈喬侍御》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禹錫《踏歌詞四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