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西樓》宋山水詩鑒賞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幾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這是曾鞏熙寧十年至元豐元年(1077—1078)任福州知州時寫的 一首七絕。“西樓” 疑即曾鞏官邸。
曾鞏一貫關心百姓疾苦。他在福州任上正遇久晴不雨,為減輕旱災帶給人民的痛苦,他除了積極救災濟民,還曾夜出城南禱雨,有禱雨詩曰: “海天重迭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上得籃輿是中夜,雨街燈照九重門。” 當時曾鞏已年屆花甲,尚能不辭辛勞,中夜而歸,其精神是可嘉的。此詩寫他登樓觀雨,表現雨前海天之景和他盼雨之情。
“海浪如云”兩句,以海浪、雨云、北風、雷聲示雨意,寫雨前海天之景。玩味“去卻回”三字,可知雨云曾幾度聚散,海浪亦曾起而復平,平而又起; 詩人的思想感情也已經歷了幾度希望與失望。現在陣陣北風帶來雨意,天邊又傳來了幾聲雷鳴,大雨可能即將來臨了,他那幾經失望的情緒又陡然高漲起來。三、四句“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寫詩人啟窗迎雨。詩人喜沖沖地把紅樓四面遮擋炎陽的竹簾一一掛起,一任北風吹走室內的悶熱,迎來陣陣清涼。他靜靜地躺下,縱目遠眺千山萬壑的雨勢,期待著瞬間即到的甘霖。這時,他身上的悶熱與心頭積久的煩憂,不覺已消失得一干二凈,而雨后山青地綠,萬禾舒伸,百姓喜慶豐收的圖景,則在腦際翩翩浮現,把他帶入甜蜜、馨香的世界。
這首詩明寫雨前之景,暗抒祈雨之情,二者融為 一體。詩人用“回”、“雷”、“來” 三個韻字,清晰地顯示了雨起的過程。全詩從寫海浪、雨云的變化而發展到主人公掛簾引風、臥樓看雨,處處扣著“雨來”之意。運筆樸實自然,脈絡清晰連貫,寫景生動逼真。尤其是結句,情感強烈,氣勢酣暢,境界壯闊,使人如身臨其境,與詩人一道喜看千山急雨。
上一篇:韋應物《西塞山》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陳世和《西樵歌》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