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江上》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王士禛
蕭條秋雨夕,蒼茫楚江晦。
時見一舟行,濛濛水云外。
作者是清代著名神韻派詩人。寫此詩時正在江蘇揚州任推官。這首詩描寫的是秋雨之夕的長江小景。作者本人對此作亦很欣賞,認為屬于“一時佇興之言,知味外味者,當自得之” (《香祖筆記》),意謂此詩的創作不是生拼硬湊,而是靈感襲來時自然而作的,有“味外味”,也就是有神韻。
首句 “蕭條秋雨夕”點明季節時間,是一個寂寞冷落而秋雨綿綿的黃昏。次句 “蒼茫楚江晦” 又點出地點,“楚江” 即長江,因為古時長江下游屬于楚國,故楚江就是流經楚地的長江; “蒼茫”是形容長江在秋雨中顯出一派迷茫之色; “晦”是因為當時已是黃昏而顯得昏暗不明。這兩句寫出長江的時空意象,構成迷離的氛圍,朦朧的境界。詩的色調十分凄冷昏暗。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中,詩的鏡頭推出“時見 一舟行”的形象,在空寂凄冷、蒼茫昏暗的長江水面上時或有一葉扁舟行駛; 這就給昏暗的畫面增添了幾分亮色,沉寂靜止的氣氛亦呈現了生氣與動感。這“一舟” 并非歸舟,而是駛向了“濛濛水云外”。“濛濛”是形容秋雨迷濛不清; “云水外”指小舟駛向入海口的遠處。一只小船在這樣秋雨之夕逐漸遠去,終于消失在秋雨濛濛的云水之外,詩的意境極為深遠,并具有一種朦朧含蓄之美。至于小船為什么在雨夕遠去,它的前途安危如何,這都是讀者會油然而生的疑問。讀者的思緒仿佛追隨著小船遠去,在遐想品味中去體悟詩的“味外味”即其神韻之所在,從而得到 一種審美享受。
《江上》五絕,雖然沒有什么社會思想意義,但它寫長江迷離之美,寫小船深邃的境界,都有 一定的審美價值。
上一篇:劉子暈《江上》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士禛《江上》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