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周權《長城》詠長城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周權
長城峨峨起洮水①, 盤踞蜿蜒九千里。
朔云浩浩天茫茫②, 悲笳落日腥風起③。
猶傳鬼神風雨夕, 知是當時苦苛役④。
征人白骨掩寒沙⑤, 化作年年春草碧。
祖龍為謀真過計⑥, 自成限域非天意⑦。
力窮城杵怨聲沈⑧, 禍起蕭墻險難恃⑨。
豈知一朝貔虎來關東⑩,咸陽宮殿三月紅(11)。
【題解】
長城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6000多公里,橫跨七個省、市、自治區。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秦統一六國后,把秦、趙、燕三國的防衛墻整修連接為一。以后歷代都有增修,明代共維修18次,形成現在的面貌。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古老建筑,氣勢磅礴,規模宏偉,猶如長龍騰躍于群山之間,首尾杳入天際,蔚為壯觀。此詩描寫長城風光,同時批評秦始皇筑長城給當時人民帶來災難,并認為也給秦國種下衰弱滅亡的禍根。
【作者】
周權,字衡之,號此山。元處州(今浙江麗水)人。德宗元貞初前后在世。有《此山集》。
【注釋】
①峨峨:高聳貌。洮水:黃河上游支流,在甘肅省東南部。秦漢時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即在洮河邊。②朔云:北方的云。③笳:古代管樂器,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帶。腥風:長城一帶多戰爭,故謂風中帶有血腥氣。④“猶傳”兩句意為:風雨黃昏之時,猶聞鬼神哭泣,知是當時筑城役夫在訴說工役繁重和嚴苛。⑤征人:指修筑和戍守長城的士卒。⑥祖龍:指秦始皇。過計:計謀錯誤。⑦自成限域:自己限制疆域的向外擴展。⑧城杵(chu):指筑城。杵:夯地的工具。沈:深。⑨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比喻內部。險難恃:天險(指長城)也難以憑借了。⑩貔(pi)虎:一種猛獸。比喻秦末農民起義軍。關東:函谷關以東地區。⑾三月紅:指項羽大軍進入咸陽(秦王朝都城)后,火燒秦宮殿,大火三月不熄。
上一篇:(明)方逢時《塞上謠》詠塞外詩詞
下一篇:(元)柳貫《過長城》詠長城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