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望黃河》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走馬潼關四扇開①,黃河萬里逼城來。
西連太華成天險②,東望中原有劫灰③。
夜燭凄涼數知己,秋風激烈感雄才④。
傷心獨話興亡事,怕聽南飛塞雁哀⑤。
【題解】
此詩選自 《辛亥革命詩詞選》。作者曾于1904年壯游西北地區,此詩即作于此年。
[注釋]
①走: 跑。四扇:四扇關門。參見前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賈》注②。韓愈詩中曾有“日照潼關四扇開”之句。
②太華: 華山,在潼關西南。
③劫灰: 劫火之灰。1904年,日、俄帝國主義為了爭奪我國東北,發動了日俄戰爭。劫灰在此處指日、俄帝國主義劫掠爭戰而留下的創傷。
④ “夜燭” 兩句是說,在秋風呼嘯的凄涼夜晚,幾個知心朋友在燭光下一起談論國家興亡大事,痛感需要有雄才大略的人來挽救國難。
⑤塞雁:長城外的大雁。此句是說,怕聽南飛的北雁哀哀鳴叫。用以暗喻日、俄帝國主義在我國東北進行戰爭,國勢危急,詩人內心如焚。
【簡析】
詩人立馬潼關,眼前的滔滔黃河由北向南直沖潼關而來,然后又突然調頭向東,朝中原奔騰而去。他不由自主地由中原想到了國事,想到了他和朋友們商討救國大計的情景。詩人觸景生情,表現了自己憂國憂民愿意為國分憂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的強烈愛國感情。沉郁凄楚之中蘊涵著一股欲有所為替國效力的強大力量。
上一篇:《潼關有感》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河亭》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