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珝
風好來無陣,云閑去有蹤。
釣歌無遠近,應喜罷艨艟。
《江行無題》是錢珝播遷撫州的紀行之作。時值秋月,浮江而行,路上多有見聞感發情思,遂吟成組詩百首。這是第五十首,寫江上風物之美,抒亦喜亦憂之情。
起句詠風。時有時無、忽緊忽慢曰陣風,“無陣”之風徐徐而來,習習而吹,輕盈和煦,柔美可人。它脈脈有情,替作者拂去旅途疲倦,又微微鼓帆送行舟。詩人脫口而出一個“好”字,是贊嘆,也是愜意。
次句緊承上句。云因風來而去,因風緩而相去不遠,動中有靜。“有蹤”說明云仍在視覺之內。詩人遙望碧空廣袤,玩賞著白云自在飄游的神態,不覺心曠神怡,化解了一身煩惱。“閑”字寫浮云“出本無心歸亦好”,也流露著詩人擺去俗念、不為世累的悠閑之情。
前幅兩景,一來一去,來者搖曳心旌,去者牽動詩情,蕩漾著自然風光的神韻美。接著,又以江上漁歌四起抒寫社會人情之美。那歌聲說遠吧,又隱約在耳,說近吧,卻聞其聲不見其人。“無遠近”以獨特感受,把漁歌此起彼伏、若隱若現、亦斷亦續、悠揚縹渺的情狀寫活了,揭示出水鄉民風之淳厚和漁釣生涯之詩意。
至此,詩人以淡淡筆墨,化自然與社會為一,白描出一個恬靜優美的境界。并調動膚覺、視覺及聽覺去感受其中的不同層面,獲得種種美感,復合融化為“喜”字。他為境界美而喜,更為“罷艨艟”而樂。艨艟是一種狹而長的戰船,著一罷字,便出深意。詩人喜于此,亦憂于此。所喜者,艨艟之罷帶來境界之美;所憂者,這僅是局部的暫時的罷。唐末戰亂連綿不絕,厭兵求治成為一種時代心理。作者曾目睹“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家”(其四十三),曾“靜聽江叟語,盡是厭兵人”(其十二),因而總抹不掉沉淀于靈魂深處的憂患意識,即使身在美景之中,仍不免泛起一縷淡淡憂愁。這種亦喜亦憂的心態,既富個性,又帶著時代特征。
上一篇:吳融《楊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