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
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
此詩是柳宗元貶永州司馬時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表現了詩人思念故鄉、渴望重返長安的心情。“零陵”即古零陵郡,隋開皇九年(589)改稱永州,唐代永州轄零陵、祁陽、湘源、灌陽四縣,治所在零陵(今湖南零陵縣)。
春天的腳步總是自南往北,這是自然節候變化的規律。對一般人來說,面對自然節候的變化,誰也不會產生“問春”的奇想。但柳宗元不同,當他看到永州一帶的早春光景后,卻向春光發出了嘆問:你從這里北去,什么時候才能到達長安一帶?“秦原”,指長安地區。詩人之所以要發出如此的嘆問,原因就在于他此時雖然謫居永州,但仍顧念帝闕。永貞革新失敗后,柳宗元和他的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友人雖然盡遭貶黜,但詩人并未從此完全消沉下去,他仍然時刻關心著朝政,希望有朝一日能返回京城,重新做一番事業。詩的前兩句正表現了柳宗元身居永州而心系長安的拳拳之心。
詩人雖然明知返京的愿望在當時不可能實現,但思鄉之情又夢魂縈繞,無法排遣,于是便產生了一種奇想,將希望寄托于北去的春光:請你北上時,將我思念家鄉的一片懇切深厚之情,順便帶回故鄉。柳宗元的祖籍本是山西永濟縣,長安并非他的故鄉,但由于他祖上世代做官,在京城置有房舍和田產,因而他也稱長安為“故園”。詩人將返京的愿望寄托于春光,愈可見思鄉之情的深厚懇切。
岑參《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詩云:“渭水東流去,何時到雍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柳宗元的《零陵早春》與岑詩在結構和表現手法上極為相似。兩詩均采用擬人手法,前兩句發問,后兩句托物傳情,全詩一氣流轉,語淺情深,蘊藉含蓄,婉曲不露。特別是兩詩的后兩句,意境獨辟,寫得尤為警切動人。但兩詩又有不同之處:岑詩以“淚”代情,借“流水”傳情,物象較實;柳詩以“夢”代情,借“春光”傳情,物象較虛。物象實者,意境真切;物象虛者,意境空靈。因此,兩詩雖然擬意相似,均為寄情于物,托物傳情,但若就婉約含蓄一點而論,柳詩似稍過之。
此詩的語言平淡自然,質樸無華,信手拈來,不加繩削。但在淡樸的語言中卻包含著優美的詩味。蘇軾說柳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東坡題跋》卷二),此詩當之無愧。
上一篇:柳宗元《長沙驛前南樓感舊》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柳宗元《入黃溪聞猿》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