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蘇省·蘇州》古詩詞賞析大全
蘇州,是江南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是一座美麗的園林城市,也是一座與吳王夫差、越女西施等歷史故事連在一起的歷史名城。蘇州,又名姑蘇城,古時也有人稱其為闔閭城。春秋時代周靈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吳王諸樊由無錫梅里遷都蘇州,蘇州就成了一個都城,吳王闔閭六年在這里筑闔閭大城,周圍47里,是當時江南的第一大城。蘇州又是一座著名的水城,城內河道縱橫交錯,幾乎是“家家門前有舟船,戶戶窗外見小河”。晉左思 《吳都賦》:蘇州城“通門二八”,“水道通衢”,“車船并入”。2000多年來,除元代一度拆除城墻外,蘇州位置大體如舊,可是宋、明、清各代在城內陸陸續續修起了數以百計的私宅園林,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格。
閶門四望郁蒼蒼,始覺州雄土俗強。
十萬夫家供課稅,五千子弟守封疆。
闔閭城碧鋪秋草,烏鵲橋紅帶夕陽。
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舟航。
[詩名] 登閶門閑望
[作者] 白居易,此詩是官任蘇州刺史時
作。
[注釋] ●閶門:蘇州古城門。●郁蒼蒼:林木繁茂貌。●州雄:唐時將天下各州分為輔、雄、望、聚等7個等級。唐大歷十六年因蘇州人口眾多,財富殷盛,升為雄州。●土俗強:說蘇州的風土人情清嘉。●十萬夫家:《元和郡縣志》記載,唐元和年蘇州有10.0808萬戶。
黃鸝巷口鶯歡啼,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詩名] 正月三日閑行
[作者] 白居易
[注釋] ●東西南北水: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水城,城墻內外都有壕 (護城河),城內河道“六縱十四橫”,大河“三橫四直”,家家臨水,處處小橋。●三百九十橋: 言城內橋之多,非確數。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詩名] 送人游吳
[作者] 杜荀鶴,字彥之,池州石埭 (今安徽石埭縣)人。晚唐詩人。出身孤寒,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早得詩名,然屢試不第。大順二年登進士第,已46歲。詩善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淺近,在唐代律詩中自成一格。
[注釋] ●吳:即指蘇州。●古宮:即春秋時吳國王宮,這里借指姑蘇。●綺羅:婦女穿的絲綢衣服,這里借指婦女。●遙知:遙想。●未眠月:不能成眠的月夜。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詩名] 烏棲曲
[作者] 李白,這是一首就春秋時吳王夫差中了越國的美人計,寵幸西施,荒淫誤國,終被越國所滅的故事,抒發感嘆的政治諷刺詩,故事即發生在蘇州。
[注釋] ●姑蘇臺:蘇州城西南有姑蘇山,當年吳王夫差筑姑蘇之臺,3年修成,立春宵宮,造千石酒鐘,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每日與西施游戲于水上。后越軍攻吳,臺被焚毀。●烏棲時:黃昏烏鴉歸棲之時。詩人點明時間,使人聯想到吳國日暮黃昏的沒落趨勢。●青山句:說青山已吞沒了半邊紅日,意味著暮色將要降臨。●銀箭金壺:宮中計時的銅壺滴漏,銅壺漏水越來越多,銀箭刻度也越來越上升。●東方句:說東方已經發白,尋歡作樂難道還要繼續下去嗎?高,皜的假借字。末綴一單句,有余意不盡之妙。
姑蘇臺上月團團,姑蘇臺下水潺潺。
月落西邊有時出,水流東去幾時還。
館娃宮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
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貞娘葬虎丘。
[詩名] 竹枝曲 (四首選二)
[作者] 薛蘭英、薛蕙英,元代姑蘇(今蘇州) 人。其父為米商,因兩人皆聰明、秀麗,能為詩賦。其父為她倆蓋了一幢樓,叫“蘭蕙聯芳樓”,她倆居住樓中,寫詩數百篇,名為《聯芳集》。
[注釋] ●館娃宮:春秋吳王夫差專門為西施修造的宮殿,遺址在靈巖山,山頂靈巖寺及其花園即其遺址,內有吳王井、響屟廊、梳妝臺、玩花池等。●貞娘: 即真娘,唐代名妓,因有才貌,時人比之蘇小小,死后葬于吳宮之側,今江蘇蘇州市虎丘山有貞娘墓,后世文人過此多有憑吊之作。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
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詩名] 登闔閭古城
[作者] 武元衡,字伯蒼,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 人,建中四年(783年)登進士第,累官縣令、比部員外郎、御史中丞、太子右庶子、宰相等職。《唐才子傳》稱: “議者謂工詩而宦達者唯高適,宦達而詩工者唯元衡。”元和十年,被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派刺客刺死。
[注釋] ●闔閭古城:即蘇州城。這首詩是登高望遠懷古詩。●全盛:指當年春秋時代吳王闔閭建都蘇州之時。●囀: 鳥鳴。
細雨茸茸濕棟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詩名] 天平山中
[作者] 楊基
[注釋] ●天平山:在江蘇蘇州市西,花崗巖山丘,多裂隙怪石,稱“萬笏朝天”,有一線天、白云泉、白云寺、望湖臺等名勝,為游覽勝地。●茸茸: 柔細貌。●棟花: 苦棟樹花,春天開,呈淡紫色。
吳王城里柳成畦,齊女門前水拍堤。
賣酒當壚人裊娜,落花流水路東西。
平頭衣襪和鞋試,弄舌鉤辀繞樹啼。
此是吾生行樂處,若為詩句不留題。
[詩名] 散步 (全詩8句)
[作者] 唐寅
[注釋] ●吳王城:春秋時吳王諸樊、闔閭、夫差均以蘇州為都城,故詩句稱蘇州為吳王城。●齊女門: 即蘇州的齊門,為蘇州城北門。《吳越春秋》:吳國戰敗齊國后,齊國以王女為人質送吳,吳以太子波聘之。齊女年少,日夜號泣成病,吳造望齊門,使女登城樓眺望故鄉。●壚:酒肆用以安放酒饔的土墩。●當壚:賣酒人坐在壚邊叫當壚 。《史記·司馬相如傳》記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夫婦倆在臨筇賣酒為生,“而令文君當壚”。●裊娜: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鉤辀 (zhou,周): 鳥鳴聲,韓愈詩: “鷓鴣鉤輈猿叫歇。”此處借指啼叫的鳥。●此是二句:反映作者瀟灑倜儻,不受禮法束縛,便服出游,縱情山水的感慨。
姑蘇城頭烏夜啼,姑蘇臺上風凄凄。
鴛鴦飛去廊空, 猶唱吳宮舊時曲。
[詩名] 姑蘇曲 (全詩八句)
[作者] 劉崧,字子高,明代泰和人,歷官至國子司業。
[注釋] ●



閶門過去是盤門,半掩珠簾畫樓里。
西施去后廊傾, 歲歲春深燒痕綠。
[詩名] 吳門 (全詩12句)
[作者] 李昌祺,名禎,明代廬陵人,永樂甲申進士,官至廣西布政使。
[注釋] ●閶門、盤門:均為蘇州城門,閶門今已不存,盤門則仍在,為蘇州僅存的古城遺跡,始建于吳王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為伍子胥所筑。現存城門重建于元至正十一年 (1351年),有水陸兩門,陸門兩重,兩重間為甕城; 水門設閘兩道,這種水陸城門并存在我國已絕無僅有。
五湖春水接遙天,國破君亡不記年。
唯有妖娥曾舞處,古臺寂寞起愁煙。
[詩名] 闔閭城懷古
[作者] 劉瑤,唐代女詩人,生平事跡不
詳。
[注釋] ●五湖:即蠡湖,太湖的一部分。●國破君亡: 指吳王夫差最后敗于越王勾踐事。●妖娥:美麗的女子。妖: 作美麗解。娥,女子之稱。●古臺: 指姑蘇臺。
萬景山莊景萬千,盆栽山樹各爭妍。
迂回石徑穿庭院,塔影松聲入畫檐。
滿城水巷小橋多,兩岸人家盡枕河。
愿借太湖千頃水,蕩除污濁揚清波。
[詩名] 蘇州紀游
[作者] 于枇亭,今人。
[注釋] ●萬景山莊:指今日蘇州眾多的園林建筑。●塔影:指虎丘塔。●蕩除污濁:作者自注: 蘇州市河水污濁問題待解決。
上一篇:關于描寫《廣東省·肇慶七星巖》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荊州古城》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