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茵《山行》宋山水詩鑒賞
葉茵
青山不識我姓字,我亦不識青山名。
飛來白鳥似相識,對我對山三兩聲。
這是詩人獨自登山的即興之作。它截取了一個瞬間片斷,抒發詩人獨特的感受,頗耐人玩味。
“青山不識我姓字,我亦不識青山名”,人是新來的,山是陌生的,孤身只影,踽踽而行。無人與詩人攀談,唯一可見者是不相識的青山,兩兩相看,冷眼以待。一片寂靜,無限沉悶,靜得似乎可以聽到詩人的急促的呼吸。詩人用這兩個相對的句子反復渲染了他獨有的感受。突然,一只白鳥飛過,發出幾聲輕脆的啼鳴,靜寂沉悶的氣氛被打破了。山鳥,似曾相識,它的啼鳴,是在通報主人: “客人來了!”也是對“我”表示出歡迎之意呢! 一種新的意境出現了,原來這靜中有樂。這種樂趣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到,甚至只可意會而無法言傳的,可是,詩人感受到了。詩人捕捉住了這一瞬間的感受,用最淺近的文字表現出了自己獨行山間的特有情趣。用鳥鳴來襯托山中之幽靜,固然不是葉茵的獨創,南朝詩人王籍有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句,被稱為絕唱。詩人沒有照抄活剝這些佳句,這里既有“山更幽”之意,更有“似相識”之妙。青山不識我,白鳥似相識,白鳥以它熱情的呼喚,把詩人與青山牽合起來,使他們相親相戀了。通篇一氣呵成,自然流暢,各種景物在 “我” 眼中均是性靈之物,自有一番神韻,使人感到詩人在獨自游山的過程中,逐步與大自然融而為一了。
文字不加修飾也是本詩的一個特色。一般來說,詩作忌諱重字,更何況二十八字的絕句,更應惜墨如金。但本篇重復出現了“青”、“山”、“我”、“不”、“識”等五字,幾乎占了全詩的一半,可是細吟起來,毫無重復、厭煩之感,反覺得它天然、活潑,頗存真趣!
上一篇:盧綸《山店》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錢儀吉《山行》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