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烏衣巷》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部秦淮河南岸。三國時,吳國曾在這里駐軍設防,兵士都穿烏衣,因而得名。東晉時這里成了宰相王導、謝安等官僚大地主的住宅。詩中的朱雀橋是秦淮河上離烏衣巷很近的一座橋,是從金陵城中心到烏衣巷的必經(jīng)通道。
這是詩人《金陵五題》的第二首。詩的前兩句描寫環(huán)境。昔日人來人往的朱雀橋邊,如今開滿了野花;本來是高門士族聚居區(qū)的烏衣巷卻在斜陽殘照里呈現(xiàn)出日薄西山的情景。詩人選取了“野草花”和“夕陽斜”這兩種富于象征意義的景物,來表現(xiàn)烏衣巷冷落寂寥的景象。三四句把讀者的目光引向烏衣巷上空正在歸巢的燕子,那過去棲息在“王謝堂”前檐下的燕子,如今飛入的卻是“尋常百姓家”了。詩人抓住燕子尋歸舊巢的特點,暗示出烏衣巷的盛衰巨變,在對景物的繼續(xù)描繪中,抒發(fā)了詩人滄海桑田的感慨,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辛棄疾推此詩為絕唱,其《沁園春》云: “朱雀橋邊,何人會道,野草、斜陽、飛燕?”道出了它的特點。這首詩含蓄蘊藉,于淺顯的語言中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耐人回味。
上一篇:李商隱《為有》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溫庭筠《五臺山清涼寺》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