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遙《友人山亭》唐山水詩鑒賞
殷遙
故人雖薄宦,往往涉清溪。
鑿牖對山月,褰裳拂澗霓。
游魚逆水上,宿鳥向風棲。
一見桃花發,能令秦漢迷。
詩題“友人”,即詩首句之“故人”,素相知交,作者的舊友。從詩中得知,友人是一位俸祿微薄的小官,但是他卻十分喜歡大自然的風光,常常去“清溪”賞心涉渡。清溪,在地理書上為水名,云南麗江縣有清溪,安徽、廣東也有清溪,很難確定這首詩所寫山亭的具體地點,但是這里解作“清澈的溪流” 于詩意亦無妨。
山亭是簡陋的,鑿壁為牖,然而夜晚臨窗,卻正可望見那寧靜而明澈的月亮。“山月”,于幽深的山林夜色中,往往是最易引起人的情思的景物。以“山月”入詩者,如王維“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酬張少府》)、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褰裳”一句似為夜色中涉渡的情形,提起衣服,輕輕撣去濺在下擺上的水珠,簡單而自然的動作中,隱含著夜游山野帶給人的無限意趣。
五六句描述的是自然界的現象,或者就是詩人夜色中所見的景象。魚喜逆水游,素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并非妄語; 鳥喜頂頭風,是因為向風而棲,毛羽平順。但是這里作者似又有自己的寓意,比喻人有骨鯁之氣,不順風、不從流、敢于頂風逆流的氣節。這可視作對友人的稱贊,也可看作是詩人的自況。
七八句又寫山亭景色,但并不是當時所見,而是作者想象中的“桃花發”時的景色。一旦桃花盛開,山亭這里便會宛若仙境一般,連秦皇、漢武也要為之傾心、著迷。歷史上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曾要方術之士到海外去求仙,但是他們殊不知人間的仙境就在這桃花盛開的山亭! 詩人的口氣實在不小,這一夸張筆法形象地寫出山亭令人迷戀的春天景色,此時雖非春季,然而詩人在想象中卻先獨自陶醉了。
上一篇:翁卷《南塘即事》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來鵠《雙劍峰》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