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上太行》明山水詩鑒賞
于謙
西風落日草斑斑,云薄秋容鳥獨還。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
這首詩是于謙任山西巡撫,巡視太行山時所作。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間。詩篇描繪了太行山一帶蒼茫寥廓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壯心未老、矢志報國的豪邁氣概。
前兩句寫登山所見。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身凌太行群山之上,烈烈西風拂面而來,舉目眺望,紅日已墜落天邊。“西風”二字富于力量感,意味著秋風勁掃,天高氣清。“落日”二字顯示出色彩美,讓人看到巍巍群山在夕照下的奇幻絢爛。“斑斑”形容顏色錯雜,這里是對草色的準確描繪。秋風中的勁草,有的枯黃,有的綠意未消,本來深淺不一; 在落暉之中,或明或暗,光影參差,更顯得色彩斑駁。力與色的表現,在“草斑斑”的描寫中得以交匯。接著,詩人以“云薄秋容” 一筆輕染淡抹,渲染出暮云漸漸籠罩群山的朦朧氛圍。“秋容”,指秋山。“鳥獨還” 的特寫,則以 一只疾飛歸巢的鳥兒之渺小,襯托天地之寥廓。西風勁草,落日晚云,高天歸鳥,構成了蒼茫、壯闊的意境。
后二句轉而寫人,重在抒情。“兩鬢霜華千里客” 是詩人自身形象的生動寫照。于謙本錢塘人,鎮守山西,可謂離鄉背井,千里為客。他自進士以來,長期輾轉南北,操勞國事,不覺兩鬢已斑白如霜。這一句似乎有 “去日苦多”的衰颯之感。可是,末句筆鋒陡轉,“馬蹄又上太行山”,分明透露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心,何其爽朗,何其雄放! 我們仿佛聽到了得得的馬蹄聲,看見一位英姿颯爽的老將軍,立馬太行之巔。
這首詩意境開闊,筆力雄健。在詩人筆下,大自然的壯闊景象與人的豪情壯志,得到了十分和諧的統 一,令人尤覺壯美。
上一篇:曾幾《三衢道中》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