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湖上吟》宋山水詩鑒賞
章甫
誰家短笛吹《楊柳》?何處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風(fēng)作惡,秋云太薄雨無憑。
近人白鷺麾方去,隔岸青山喚不應(yīng)。
好景滿前難著語,夜歸茅屋望疏燈。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客居他鄉(xiāng),秋雨泛舟湖上的情景與感受。畫意鮮明,詩情盎然。
詩的前六句,描寫泛舟湖上的情景。作者選擇了不同的角度,通過自己對周圍景物體察入微的感受,描繪了一幅“秋雨泛舟湖上”圖景:遠處傳來一縷縷悲涼的《楊柳》短笛聲和一陣陣動聽的《采菱》歌聲。樂聲哀婉憂傷,如泣如訴,仿佛是離人傷別時的痛苦心聲,它們震動了扁舟上那位浮云游子的心弦,使他從哀怨的樂聲中,深味到遠離家鄉(xiāng)親人,長期飄蕩在外而得不到體貼關(guān)懷的愁苦。此時湖面上又恰是這般情景: 狂風(fēng)掀起了湖波,秋雨下個不停,白鷺驚飛遠方無蹤影,湖岸青山籠罩在迷濛雨幕中默默無語。這一切交織成令人傷感的湖光山色,游子凄清孤獨的離愁別緒也就隨之滲透在筆下了。作者通過景物描寫,非常自然地融進了自己對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遷所產(chǎn)生的無限感慨,寫得十分委婉、深刻、傳神。詩句緊扣題目,點明了“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其心緒,為最后兩句的 “吟”張目。詩的后兩句是寫游子泛舟歸來的感受。夜里,回到所寄居的茅屋,臨窗深情遠望夜幕下的湖面,只見漁火點點,忽明忽暗,真象天上閃爍的星星。縱使夜景是這樣的靜美,愁思滿懷的游子怎能會有心緒去吟賞呢?“夜歸茅屋望疏燈”情態(tài)描寫含蓄而有味,其言外之意卻讓讀者去聯(lián)想揣摩,從而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本詩藝術(shù)技巧很有特色。詩中描寫了短笛、扁舟、湖水、秋雨、白鷺、青山、茅屋、疏燈,還有那位為離愁別緒所困擾而難以成眠的游子,真可謂內(nèi)容豐富,語約意豐,詩句精煉。“難著語”是這首表達客愁詩的中心,也就是這番寂苦的心境把詩中要描寫的一連串紛繁的景物構(gòu)成為一幅和諧完整的畫面,使得筆下的各種景物都飽含著一種凄婉、沉寂、落寞的情調(diào)。圍繞這一中心,作者又以奇巧的構(gòu)思,把這一詩情畫意表現(xiàn)得非常自然、貼切: 高處是秋云秋雨; 低處是湖水秋風(fēng); 遠處是青山; 近處是白鷺。不平靜的湖水和無情的秋雨,相互交錯、映襯。加之作者又以表達鄉(xiāng)愁離緒的《楊柳》、《采菱》的樂聲穿插其中,渲染氣氛,更襯托出作者“難著語”的復(fù)雜感情。詩中有“青”有“白”,色彩鮮明; 有遠近高低,畫面開闊; 有聲有色,氣氛濃烈。就這樣,詩歌將景物的形、色、聲、情四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充分顯示出作者善于剪裁布局的藝術(shù)技巧。
上一篇:徐元杰《湖上》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姜夔《湖上寓居雜詠》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