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難①》唐詩賞析,《行路難》原文與注釋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②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③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④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⑤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⑦
【注釋】 ①行路難:樂府舊題,《古題要解》:“《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意。多以 ‘君不見’ 為首。” ②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酒值錢十干。斗:古代量酒的容器。珍羞:珍美的菜肴。③箸:音zhu,筷子。顧:望。④太行:即太行山。《河南志》: “太行山在懷慶府城北,其山西自濟源東北接河內,由武輝縣、林縣至磁州界,綿亙數十里,其間峰谷巖洞,景物萬狀。雖各因地立名,其實太行一山也,為中州巨鎮。” ⑤垂釣碧溪:用呂尚遇文王典。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夢日:王琦注 《宋書》: “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傍。” ⑥安:哪里。⑦長風破浪:《晉書》:“宗愨少時,叔父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
【鑒賞】 《行路難》共三首,寫于詩人入朝被讒失意之后。這是其中第一首,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時所作。這首詩沿用漢樂府舊題,失望與希望并存,抒發了詩人對朝廷黑暗,仕途艱難的抑郁不平的激憤之情,反映了身處逆境時的苦悶和不屈不撓的追求與探索精神,詩中矗立著這位胸懷大志而命運不濟的詩人的形象。
詩的前四句描述了自己面對斟滿美酒的金樽和玉盤里擺滿的珍美佳肴卻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中一片茫然的情態。接著,詩人用富于比興意義的“冰塞川”、“雪滿山”來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艱難處境,展示內心痛苦:想渡過黃河,卻被堅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卻被滿山的白雪阻攔。這兩句也解釋了前面“心茫然”的原由,點明題目中世路多艱的本意。但是,詩人并不甘于消沉,他從呂尚垂釣、伊尹夢日的傳說中得到了啟示。詩人引用呂尚、伊尹的故事正是表明自己對前途仍然抱有希望,對朝廷尚存幻想,并未完全喪失信心。然而,已往的經歷和眼前的處境又使他陷入迷惘,不得不再三慨嘆行路艱難,岔路這么多,今后不知將置身何處?“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這節奏短促的感嘆與發問,真實地展現了詩人的苦悶與彷徨。但李白畢竟是一位性格豪放、灑脫的人,所以詩的最后兩句,又再一次掙脫精神的羈絆,從苦悶和彷徨中振作起來。他借南朝宗愨的話形容自己志向遠大,對未來充滿信心,堅信一定會時來運轉,施展抱負,乘風破浪的那一天,到那時要掛起高帆渡過茫茫大海——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本詩運用比興手法描寫人世間的坎坷,情感抒寫大起大落,但基調豪放樂觀。
上一篇:《虞世南·蟬》唐詩賞析,《蟬》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唐詩賞析,《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