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選三)·捉搦歌(選三)(北朝樂府民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誰家女子能行步, 反著夾襌后裙露。
天生男女共一處,愿得兩個成翁嫗。
華陰山頭百丈井,下有流水徹骨冷。
可憐女子能照影,不見其余見斜領。
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絲兩頭系。
小時憐母大憐婿,何不早嫁論家計?
《捉搦歌》是北朝樂府民歌中的一組情歌。共四首,全為七言四句。郭茂倩《樂府詩集》列為《鼓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白侥纭?nuo音糯),戲弄的意思。《捉溺歌》凡四曲,皆男女嘲謔語。很可能是當時北朝男女相戲之時的歌唱。我們試析其三首。
第一首表現了女子對愛情生活的向往。男女思戀,乃人之常情。男女配婚,正如夾襌上衣與下裙互相配合一樣,是巧妙的一對。 “夾”(jia)是夾的異體字。“襌”(音dan),單衣。 首二句謂,誰家的女子能反穿著上衣而露出反裙子在外面行走呢?據考證,南北朝時女子的服裝,上身穿對襟大袖衫,下穿長裙。如果上衣反穿,對襟向后,自然會露出后裙。這是由衣服的不合體,反襯男女婚配應當象上下衣一樣合適、配套。天生男女在一起是天經地義的事,她希望男女白頭到老,恩愛始終。
第二首寫蒼茫的山上,峰巒疊翠,上有類似井狀的深淵,嵌著一潭清水,下面流水清冷。一個可愛的女郎,凝視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傾影自憐。她只看到自己的衣領,頓生孤獨之感。她渴望有個意中人與她一起。觸景生情,喚起她青春的激情。華陰,地名(在今陜西華陰縣東南)。可憐,即可愛之意。斜領,衣領。
第三首寫北朝年輕女子的心理變化。她們從小崇愛自己的母親,長大以后又愛憐自己的丈夫。正如草鞋一樣,一絲系兩頭。也映襯出她渴望早日成家的心情。她從降生于世上時,便想著選擇萬紫千紅的世界,選擇自已美好的生活。“柘”(zhe)一種常綠灌木,亦名黃桑。常有刺,夏季開花,雌雄異株?!板臁?ji),鞋子的一種,通常是木底的,也有草制的。這里指用黃桑編織的草鞋?!捌选保环N水生植物,可以制席織鞋。本詩意指用蒲草編織的草鞋。
《捉搦歌》在北朝民歌中獨具特色。它不象南朝情歌那樣婉柔清綺,而是質樸剛健,一吐為快。南歌中的汪汪眼淚,寸寸柔腸,在北歌中是沒有的。情人失約,她們只說:“欲來不來早語我”。由于北朝戰亂頻繁,年輕的男子逾隴遠戍,棄尸窮荒,造成“老女不嫁,蹋地喚天”的結局。北朝女子迫切要求婚嫁,過上美滿的小日子。
《捉搦歌》為一組七言四句詩。且不說對仗工穩,格調天然。而且氣韻絕峻,命詞慷慨。多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敘述人生的哲理,是民歌的特點。本詩中以草鞋子為例,喻指少女的內心世界。難怪劉熙載《藝概》中指出:“古樂府中至語,本只是常語,一經道出,便成獨得”。細玩《捉搦歌》堪為的評。同時,本詩在運用日常習語時,“俚語俱趣,拙語俱巧”(沈德潛語)。樸素天然的民歌中,流溢著藝術的蘊含。
上一篇:《傅玄·擬四愁詩并序》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璟·攤破浣溪沙》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