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700年前我國的偉大劇作家關漢卿非常敬慕。他和他的同時代藝術家一起,把唐宋以來發展的歌舞戲、參軍戲和金院本等等戲劇因素綜合提煉到光芒萬丈的元雜劇的高度;他把畢生的戲劇創作用來表達在元朝統治者殘酷統治下的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他雖沒有發表過藝術論,但在實踐上是主張藝術為政治服務的,他繼承了也開創了中國戲劇藝術素樸的現實主義的傳統,給后代戲劇家以極大的影響。
關漢卿寫過許多優秀動人的喜劇,但他又是很好的悲劇作家,像《竇娥冤》便真是一個“感天動地”的大悲劇②, 直到今天還在中國舞臺上保持它的強大的生命力。1958年國際進步文化界隆重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中有關漢卿這個光輝的名字。我們除了以各種戲劇形式搬演他的劇作之外,我還寫了一個以關漢卿為題材的話劇劇本。
但關漢卿的傳記材料是如此之少。元朝統治者是十分不重視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職業中有所謂“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劃分。對當時野蠻統治抱有反抗情緒的文人戲劇家更是統治者迫害的對象。在《錄鬼簿》這樣的記錄當代劇界名人的文字中③, 關于關漢卿也不過寥寥幾筆。我們只能通過關漢卿留下的一些劇作來仿佛他的生平了。最后我決定把情節集中在關漢卿以怎樣的動機和從哪里得到力量來創作《感天動地竇娥冤》一點。關于創作動機,我設想了當時贓官誣殺一個善良女子的場面。在長期的封建秩序被外來的游牧民族的奴隸制破壞的時候,殺一個漢人不如殺一只牛羊。關漢卿的《竇娥冤》里深刻描寫了這一典型環境。關漢卿所寫竇娥的性格是十分強烈的,她勇于為別人犧牲,最初為了她父親,后來為了她婆婆,而在殘暴的統治階級的爪牙——“濫官污吏”面前她始終抗爭不屈, 為了天地鬼神縱容不公正現象而罵天罵地、罵神罵鬼。為了證明她的黑天冤枉而臨刑發出三愿: 第一愿刀落后血濺白練,地下不沾一滴;第二愿6月下鵝毛大雪遮掩她的尸身; 第三愿楚州干旱3年。她死后還一靈不泯,守候在望鄉臺上,直等到她父親到楚州巡按,她控訴了冤情,終于捕獲張驢兒等報仇雪恨。這真是一個不可屈服的靈魂!
關漢卿從哪里來的創作力量呢?我安排了他和朱簾秀的關系。朱簾秀,行四,是當時以表演雜劇獨步一時的名妓,她完全可能跟當時的“梨園領袖、雜劇班頭”的關漢卿有較深的交往。事實也正是這樣。關漢卿贈過朱簾秀一首[南呂·一枝花],有“手掌兒里奇擎著耐心兒卷”的句子,可知他對這位女演員是十分有感情的。夏庭芝的《青樓集》載有胡紫山和馮海粟贈朱的詞也從珠簾上做文章④,但遠不及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來得深厚真摯。朱的弟子賽簾秀、燕山秀以及欠耍俏(一作侯耍俏)都是實在人物?!肚鄻羌氛f賽簾秀“中年雙目皆無所睹,然其布線行鍼莫差毫發⑤,有目莫之及焉”。我讓賽簾秀的眼睛是在演出《竇娥冤》時被當時的權臣阿合馬給殘酷地挖掉了的。
阿合馬(Ahmed), 回紇人, 在元世祖時擅權22年, 剝削人民,殘害良善,淫縱不法。馬可波羅的游記上說: “凡有美婦而為彼所欲者,無一人得免。婦未婚, 則娶以為妻, 已婚, 則強之從己?!擞凶?5人皆任顯要, 其中有若干子因父蔭而淫縱亦如其父, 所行無恥無義?!?見馮承鈞譯《馬可波羅紀行》第84重章340頁)阿合馬的兒子忽辛是當時大興知府,貪贓枉法恰是《竇娥冤》中禱杌太守一流人物。在我的劇本里,我讓阿合馬和他的母親、兒子、兒媳, 以及他的親信郝禎等都登場了。這個專橫淫暴、作惡多端的色目人是被益都千戶王著和高和尚在上都給刺殺了的。關漢卿的《竇娥冤》第4場尾聲竇娥的靈魂唱:“你將那濫官污吏都殺壞,敕賜金牌勢劍吹毛快,與一人分憂,萬民除害。”據《元史》列傳第92《阿合馬傳》, 王著臨刑時大呼曰: “王著為天下除害, 今死矣, 異日必有為我書其事者?!蔽易屚踔男袆优c《竇娥冤》劇本有若干精神聯系。這樣也就加強了關漢卿和朱簾秀們的危險處境。
關漢卿的親友王實甫、楊顯之、王和卿、梁進之等⑥, 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歷史人物, 只有那位葉和甫是想像的,這樣的文化敗類存在于那樣的疾風暴雨的年月是毫不足怪的。關漢卿、王和卿等借玉仙樓演出《竇娥冤》這樣諷刺時政的戲也是可能的,抗戰后期住過重慶、昆明、上海各地的同志們都知道,我們一些戰斗性很強的戲都是通過這樣那樣的關系和巧立名目才得演出的。
《關漢卿》原是喜劇結尾。我們的劇作家和剛解除樂籍的雜劇女伶朱簾秀辭別親友, 走過盧溝橋, 向遙遠的南方出發。根據一些記載,朱簾秀后來是在南方生活的,這樣處理不是沒有理由,再說讓這一對經過苦難考驗的藝術伴侶成為永不分離的“雙飛蝶”,也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本劇的劇情發展,從二妞被劫起,也是朝著這個喜劇結尾布置的。但有些同志覺得還是讓他們南北分飛更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 并給人更深刻的教育。粵劇馬師曾、紅線女的《關漢卿》就是按悲劇的路子修改的。我同意了這樣處理, 我把話劇也改成這樣了。但我覺得喜劇的結尾也不妨同時存在(俄譯本就是喜劇結尾的)。馬少波同志說得好, 即令他們一道南行,也仍是一種悲劇。話劇《關漢卿》最初在《劇本》月刊發表的時候是9場, 后來擴大為12場, 看起來是太長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刪去了第10場, 日本是按12場演出的,也有人覺得后面有些拖。如今把它縮到11場,最后一場朱簾秀的唱只用了關漢卿的[沉醉東風]原詞, 即“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著餞行杯,眼擱著別離淚,剛道得聲 ‘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朱簾秀這樣一唱, “伯顏老夫人”的回信內容就很明白了。
郭沫若同志看了這個劇本曾寫信鼓勵我。他說關漢卿有知會高興的, “特別是朱簾秀,她如生在今天,她一定會自告奮勇, 來自演自的”。郭老還建議最后那支[沉醉東風]可由賽簾秀來唱,他認為在收場處賽簾秀唱得眼中還涔出血淚,一定更能感人。我接受了郭老的意見,增加了這個場面,還為賽簾秀另寫了一支[沉醉東風]。據說,上海第二次演出此劇時,飾賽簾秀的女同志有聲樂鍛煉,還唱了這支牌子,但這次改訂本把這支牌子刪了。這樣會較為緊湊。
[雙飛蝶]原有紫光同志作曲,但話劇多用朗誦,地方戲多用各自的曲調。粵劇另有作曲, 紅線女同志美麗的歌喉替我的詞生色不少。
日本于1959年演出《關漢卿》, 由千田是也導演,潼澤修飾關漢卿, 山田五十鈴飾朱簾秀, 東山千縈子飾阿合馬的母親。集中了日本新劇界的英秀。日本觀眾看到劇中元朝統治者壓迫關漢卿、朱簾秀們的情景, 曾引起他們對美帝國主義者和它的走狗岸信介進一步迫害日本革命人民的憤怒。
戲是在舞臺上、在人民中間不斷檢驗和不斷修改才成為保留節目的。希望讀者和觀眾繼續給我指正。
1960年5月28日
(《關漢卿》,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
注釋 ①《關漢卿》——12場話劇,作于1958年,先發表于《劇本》月刊,1961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中國戲劇出版社亦出版單行本。②《竇娥冤》——元雜劇名(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 關漢卿代表作,四折一楔子,敘演青年寡婦竇娥被流氓張驢兒逼婚并誣以殺人罪,審案的貪官梼杌貪贓枉法,判處竇娥死刑,后竇娥之父竇天章重審此案, 予以昭雪。③《錄鬼簿》——著作名,元人鐘嗣成作, 二卷,記元代中前期150余名曲作家的簡略生平, 并收作品目錄400余種, 是研究元曲的重要資料。④《青樓集》——元人夏庭芝作,記元代雜劇演員、名妓之事。胡紫山即胡祇遹,號紫山。馮海粟即馮子振,字海粟。皆元代有名文人,散曲家。⑤布線行鍼——即做針線活。鍼同針。⑥王實甫、楊顯之、梁進之——皆元雜劇作家。王和卿:元散曲作家。
賞析 田漢作為劇作家的名聲,與他那國歌歌詞作者的名聲一樣響亮。由這樣一位杰出的劇作家來為700年前的偉大劇作家關漢卿立一“劇傳”,把關的生平搬上舞臺,這實在是文學史上一段珠聯璧合的佳話。田氏的才華橫溢是有口皆碑的,他曾暗暗以中國的席勒自許不為過分。不過他這篇《〈關漢卿〉 自序》,文字卻是比較樸素的,它大抵是一種就事論事的寫法。序文內容大要有三:一是創作話劇《關漢卿》的緣由,二是主要情節和主題的構思路子,三是演出后的修改情況。以第二個方面為主。
關漢卿一生創作過60多部雜劇,其中的名作《竇娥冤》被公認為中國古代悲劇的壓卷之作。田漢在序中高度評價了關氏在中國文學史、戲劇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貢獻,從而令人信服地闡明:將這位戲劇天才的形象搬上舞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也是今天的劇作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漢卿》也是一種歷史劇。歷史劇的寫法固然可以多樣化,固然也可以虛構,但既是“歷史劇”,則不違背基本的史實恐怕應是對劇作家的共同要求。田漢的這篇自序,實際上重點就是談如何處理生活與藝術、史實與想像發揮之間的關系問題。在這里,作家既為我們提供了如何充分發揮藝術想像的典范,也為我們展示了一條如何處理史實材料的路子。說《關漢卿》是歷史劇,這是基于關漢卿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此劇企圖再現的也是關的真實生平而言的。但是,實際上能夠利用的有關史料很少(直接提到關漢卿生平的史料只有《錄鬼簿》、《析津志》、《輟耕錄》等書中的一點點零星文字而已)。在序中,作者就如何把這寥寥幾筆的素材在不違背基本史實的前提下敷演成10余場的大戲,現身說法,分別從主題的確立、情節的設計(如關漢卿創作《竇娥冤》的動機、關與朱簾秀的關系與結局等)及情節與所依據的史實之關系等方面,給讀者上了一場生動的戲劇創作課。這就大大超出了一般序言的意義和作用了。
上一篇:《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修訂導言|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冬天,冬天》前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