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到現在也還不知道自己應當干什么才好, 然而自己卻早已確實地知道, 無論如何,我是一個不應當弄文章的人了。這兩年來偶爾寫下了幾篇小文章, 實在都是弄著好玩的意外收獲。常見小朋友們在墻上用粉筆記下一些不完全的人物名字,或是畫出了什么不像樣子的物事,我想,我的文章也只是這一類的東西罷了, 不同處, 只是這些小朋友的作品沒有人替他們搜集起來。
經過了頗長的時間,而留了下來的卻只是這么寥寥,而且又是這么蕪雜的一點結果,是這本“畫廊集”。
最初,我曾經把這本集子題作《悲哀的玩具》, 因為集子里有題做《悲哀的玩具》的一篇東西,而且我又很愛惜這個名字的來歷。日本的歌人石川啄木, 在他論歌的一篇文章里結束道:
我轉過眼睛,看見像死人似的被拋在席上的一個木偶。歌,也是我的“悲哀的玩具”罷了。
啄木是一個抱有社會思想的歌人,不幸為窮病所苦,只短短地過了27年的憂郁的日子,便了結了他的一生。死后,他的友人替他編印歌集,就用了《悲哀的玩具》作為集名。
我喜歡這個名字,又喜歡啄木這人和他的作品,便有了借用這個書名的意思。
但過了些時, 我又覺得我這個集子應當用 《無名樹》這個名字了。集子里有一篇《無名樹》 固是原因之一, 此外可還有什末原因呢,我自己也不大明白。勉強來說, 我大概很喜歡我窗前那棵不知名的樹吧,我在這個窗下坐過了五六年之久,這棵樹似乎在我的夢與醒之間作著一個永久的標幟, 不論它是在初春萌發, 或是當黃葉飄落,而它那永久掛在枝端的干翅果,每每因風而發出如雨的簌簌聲,這個乃常是我的憂愁與快慰的引子。我愛這棵樹(我也愛其他樹),樹以“無名”名之, 而又將以此樹名名吾集, 實在也就等于說這本集子本無什末名號, 又何必另尋什末名號呢, 于是便一度決定用“無名樹”。
終于不曾用《無名樹》,也不用《悲哀的玩具》, 而另用了 《畫廊集》者,是自從把《畫廊》一篇小文章加入之后才決定了的?!啊懂嬂燃罚粋€好聽的名字”,首先是我的一位先生這末說過。一直到了現在,我才更覺得這確是最適合于我這集子的一個記號了:像我所寫的那個荒僻村落的畫廊,像我所說的,那座畫廊里邊的一些平常而又雜亂的年畫,一樣的,是我這些小文章。而且《畫廊》又是我比較最近的一篇東西,今后是不是還寫下去呢,如果寫下去,是不是會有什么新的變化呢, 雖然這時候我也不大知道, 然而且以這座“畫廊”作為一個路程碑總是可以的吧, 于是最后的決定,就是這“畫廊集”一個名號了。
我是一個鄉下人,我愛鄉間, 并愛住在鄉間的人們。就是現在,雖然在這座大城里住過幾年了, 我幾乎還是像一個鄉下人一樣生活著,思想著,假如我所寫的東西里尚未能脫除那點鄉下氣, 那也許就是當然的事體吧。我喜歡G.White喜歡W.H.Hudson, 又喜歡寫了《道旁的智慧》的Martin,我想這原因大概也還是在此。我并不是說我除此而外便什么也不喜歡, 實際上是我這點鄉下人的氣分時常吸引著我。我知道我這個世界實在太狹,太小,而又太缺少華麗,然而這個無妨,我喜歡我這個樸野的小天地,假如可能,我愿意我能夠把我在這個世界里所見到所感到的都寫成文字,我愿意把我這個極村俗的畫廊里的一切都有機會展覽起來。雖然,我并不敢希望我的文章像那座破畫廊里的年畫似的, 有鄉下人爭著買來補墻。因為我這些東西仍然像小朋友們在墻上亂涂的壁畫一樣, 自己畫著喜歡, 自己看著高興, 也就算完事了。
另外有幾篇新的東西想加入,有幾篇舊的想刪除, 恐怕都已來不及了。尤其是其中的《投荒者》,《黃昏》,《秋》諸篇,在性質及格調上, 實在都與這集子不大調和。又在《悲哀的玩具》和《父與羊》兩篇里, 都是寫著父親的故事, 然而出現于這兩篇中的卻是兩個極不相同的人物。在《悲哀的玩具》一篇里那個勤儉勞苦的農人, 實際上是我的舅父, 因為舅父“中年無子”,便把我借用了過來,這辦法在我們鄉間的風俗是許可的。我的幼年生活, 完全是在這位勤儉勞苦, 而又有點迂直的舅父的影響之下過來的,但同時我又極愛慕我那位喜歡吃酒,喜歡說牢騷話, 又喜歡讀陶詩的父親, 雖然我同他見面的機會并不很多。我是在這末兩種教養之下生長起來的,我常覺得自己的性格中依然存著這兩種性格?!家徊簧?, 話又說遠了,仿佛在說起了自己的身世似的,應當立刻打住。我還是趕緊回過頭來謝謝我的幾位先生和幾個朋友吧, 他們有的幫助我改訂過文章,有的使我這些小文章得有一個搜集的機會,知堂先生為本集作序,尤當特別志謝。
1935年3月2日
(《畫廊集》,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賞析 李廣田是大家公認的現代文學史上優秀散文作家之一?!懂嬂燃?936年3月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屬文學研究會創作叢書之一,收文23篇,周作人作序。作者《題記》寫于1935年3月。
1929年秋,任曲阜二師附小教員的李廣田考入北京大學外語系,預科二年后轉讀本科四年, 《畫廊集》中的作品均作于在北大讀書的這6年間。作為一個從鄉村來到文化古都的青年,23歲的李廣田十分勤勉,在埋頭苦讀英、法、日文之余,先是在雜志報刊上發表詩作。卞之琳把他及何其芳3人的詩合集題名為《漢園集》出版。李廣田寫詩同時,也開始寫散文。他以純樸自然的筆調敘寫對故鄉、對童年的回憶,或敘寫身邊瑣事。其中一些篇什如《畫廊》、《野店》、《父與羊》、《種菜將軍》、《悲哀的玩具》、《雉》等,都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讀來給人一種帶有一點兒憂郁的親切之感,并可體味到作者在《題記》中寫的:“我是一個鄉下人,我愛鄉間,并愛住在鄉間的人們”的鄉土之情。
李廣田曾受他的老師周作人散文小品的影響,他也很喜歡阿根廷人何德森、英人懷特、瑪爾廷的鄉土文學作品。在這篇《題記》中,他提到喜歡寫了《道旁的智慧》的瑪爾廷,在《畫廊集》中他有一篇題目與瑪爾廷散文集《道旁的智慧》相同的散文,介紹這個散文集文章的風格特色,其中一些評論話語, 正如李健吾1936年7月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的:“幾乎可以全盤移來成為《畫廊集》的注腳。”例如他寫道: “在瑪爾廷的書里找不出什么熱鬧來,也沒有什么奇跡,叫做‘道旁的智慧’者,只是些平常人的平常事物?!彼J為瑪爾廷的書無戲劇的氣氛,卻只使人意味到淳樸的人生。瑪爾廷的文章無雕琢的詞藻,卻有著素樸的詩的靜美?!斑@些文章都是自然而灑落的,每令人感到他不是在寫文章,而是在一座破舊的老屋里,在幽暗的燈光下,當夜深入靜的時候,他在低聲地同我們訴說前夢,把人們引到了一種和平的空氣里,使人深思,忘記了生活的疲倦,和人間的爭執,更使人在平庸的事物里,找出美與真實?!?/p>
在這篇《題記》中作者主要寫了《畫廊集》名稱的三次更擇,作者想法的不斷改變反映了他思想情感發展演變的線索,也透露了其未來趨向的端倪。《悲哀的玩具》顯示出兒時靈魂的創傷之不易平復,即使作者喜歡做一個抱有社會思想的人,他也還未能驅散自己心靈上的壓抑?!稛o名樹》則可讀到作者受西方浪漫派、象征派、頹廢派詩歌影響,拘限于玩味自我的憂愁、快慰的趣味。而《畫廊》這篇文章較前兩篇明顯的變化在于:由主觀抒發變向了客觀描寫。正如作者所想到的,《畫廊集》像一座里程碑,接下去他又出版了真正稱得上是琳瑯滿目的畫廊的散文集《銀狐集》、《雀蓑集》;題材也由鄉土擴大到國土,如抗戰爆發后以旅途見聞寫成的散文集《圈外》。
李廣田的散文并不像他《題記》中所說的寫作范圍狹小,而是越寫越廣闊;他自稱缺少華麗,但卻有著抓住讀者心弦的親切之感。他自謙自己的散文像小朋友在墻上亂涂的壁畫,而事實上他的散文給讀者以極多新奇的印象和美的啟示。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從《題記》我們讀到了作者謹嚴的創作態度和誠懇的可敬人格。讀者讀了這篇親切自然寓意繁富的《題記》,對內容豐富廣泛的《畫廊集》的閱讀興趣會大增么?
上一篇:《烙印》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老舍散文選》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