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外舅郭大夫》
陳師道
巴蜀通歸使,妻孥且舊居。
深知報消息,不忍問何如。
身健何妨遠,情親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淚盡數行書。
作者的妻子兒女到了巴蜀,其岳父托人送來平安家報,因作此詩寄岳父。
首句寫乍見使者的驚喜之情,蜀道艱險,竟然能 “通”,來了使者! 次句寫急于知道妻、兒近況,心中默禱: 但愿妻子兒女像舊日那樣平安就好。第二聯從宋之問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渡漢江》)、杜甫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 化出: 深知使者是來報消息的,不等他開口,便想問妻兒們怎么樣,卻生怕聽到不好的消息,不敢問。第三聯寫已經聽到消息,妻兒們都平安健康,因而松了一口氣: 只要身健就好,遠一點不妨; 骨肉之間的感情總是那么親,不會因為遠在異鄉就疏遠了。尾聯報告自己的近況,感慨作結:“功名” 這東西也太勢利,看見我又老又病,就越發欺侮我,躲得遠遠的,不肯讓我沾一點邊。妻子兒女,只好連累岳父了! 邊寫信邊流淚,只寫了短短幾行,眼淚已經流 “盡”。從全詩的敘述、描寫看,這感情是真實的。
方回評此詩: “后山學老杜,此其逼真者。枯淡瘦勁,情味深幽。” 紀昀評此詩: “情真格老,一氣渾成。” (《瀛奎律髓匯評》 卷十)惟其“情真”,故全篇只是向家人傾訴胸懷,毫無矯揉造作,散文化、口語化的特點十分突出; 然而又完全合律,是一首不折不扣的五言律詩。光有真情而無深厚的藝術功力,也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好詩。當然,黃庭堅的藝術功力更深厚,但往往缺乏真情實感而語言傷于工巧,故藝術感染力受到削弱。陳師道曾說 “人言我語勝黃語”,其關鍵在此。
上一篇:白居易《官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韓愈《山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