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黃河》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這首七律,借詠黃河,以抨擊諷刺唐代黑暗污濁的科舉制度。
首聯,詩人便寫黃河是如此的混濁,即便把用以澄清濁水的阿膠全都傾倒進去也無濟于事。“阿膠”,藥名,產于山東東阿,故名,古人說此藥能澄清濁水。首聯表面上是描寫黃河之混濁,實則將唐代科場之污濁不堪比作混濁不清的黃河,并把這種現象的根源歸結于最高統治者。詩人的憤激之情于此已經清晰可感,鋒芒所向,尤出人意表。
頷聯,進一步描述科場的污濁與黑暗,并進而探索其原因。所謂“銀漢”,即銀河,這里是喻指朝廷或皇室。此外,黃河素有九曲之稱,詩中的“曲”,引申為曲折的、不正當的手段,也就是說要通過科舉考試,并能夠在朝中擔任高官,就必須用“曲”的手段。下句中的“昆侖”,原是指黃河的發源地,這里與前句的“銀漢”的用意相同,也是指權貴與皇帝。表面上,下句是寫黃河在初發源時就已混濁不清了,實際上這句詩是說科舉制度如此的黑暗,如此的污濁,其根源就在于當權執政者的污濁。
頸聯,詩人運用了兩個典故,借以指責權貴們世代簪纓、占據要津,貧困士子根本無法問津,唯有借助權貴們的力量才能扶搖直上。詩中的“高祖誓功衣帶小”一句,是指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時,在其誓詞里有“使河如帶,泰山若礪”的句子,意思就是告訴其功臣們,他們的爵位將保證得以世代承襲,富貴永保,除非黃河有一天變得像衣帶那樣窄,泰山有一天像磨刀石那樣平。下句所用的是漢代張騫探黃河源頭的典故。傳說漢武帝命張騫尋探黃河源,張騫便乘木筏溯河而上,結果卻來到了銀河,見到了織女與牛郎。“仙人占斗”是喻指那些貴族霸占爵位; “客槎”,是指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士子。
尾聯,在前面對社會風氣、科舉制度進行譏諷和揭露后,作者進一步表示了自己對現實的絕望之情。古稱黃河千年一清,故常以河清喻時機難遇。詩人在此說河清要等3000年,足見其對現實的徹底絕望。故而才有末句的譏刺,不必勞駕您報告什么好消息了,因為這種消息要么是粉飾,要么就是癡人說夢。全詩鋒芒犀利,切中要害。
上一篇:李商隱《驕兒詩》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群玉《黃陵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