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頎·古從軍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反對黷武戰爭的詩。明寫漢武帝用兵開邊,實際是譏諷唐玄宗窮兵黷武,致使廣大將士生靈涂炭的行為。
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①。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②。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③。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④。
注釋
①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五公里處,是兩務小河交叉處的一個小島。 ②行人:指戰士。刁斗:古代行軍器物,銅質,有柄,可容一斗,白天用作燒飯,晚上擊以巡更。公主句:漢代公主劉細君遠嫁烏孫曾彈奏琵琶。幽怨,怨其遠嫁。 ③玉門:即玉門關。漢代設關,漢代設關,在今甘肅敦煌市西,是當年中國和西域分界的關隘。被遮:被阻斷。應將句:只得拼著性命隨輕車將軍前往死戰。輕車,將軍名號。這正是一場掠奪戰爭。 ④蒲桃:即葡萄,漢代從西域引進。
賞讀
詩的開頭兩句寫緊張的軍中生活。將士們白天望烽火,黃昏飲戰馬。接著兩句是環境描寫,描繪出一幅風沙彌漫,一片漆黑的景象。在這景象里,聽得見巡夜的打更聲和如泣如怨的琵琶聲。表現出寂靜而荒涼的環境氛圍。五六句詩人又著意渲染軍營外邊陲的環境。野云萬里之外荒涼得不見城郭,只看見雨雪紛紛連接大漠。寫出了凄冷苦寒的軍旅生活,反映出將士們從軍的艱辛。接著兩句詩人沒有正面寫軍人們的哀怨,而是以土生土長的胡雁胡兒的哀啼落淚來烘托戍邊行人的凄苦,“夜夜”、“雙雙”的疊用,具有很強的藝術力量。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將士們想班師回朝卻不可能實現。據《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太初元年攻大宛,不利,請求罷兵。漢武帝又不允許,在玉門派人攔截并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詩的后四句就是針對這一事而寫的,漢武帝一意孤行,不惜犧牲千百萬將士的生命。也暗刺當朝統治者輕啟戰端,窮兵黷武,不管人民的死活,草菅人命,最終只能換得區區的蒲桃而已。
這首詩一句緊承一句,末句畫龍點睛,顯示出這首詩的諷諭力,音節錯落,多用疊字強調語意。
上一篇:《清朝詩歌·錢謙益·南歸感事》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顏之推·古意二首(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