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是一首以節婦作比況的政治抒情詩。節婦吟,張籍自創新樂府。李司空,李師道當時為平盧淄青節度使,加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駐東平,割據一方,權重一時。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中央大權削弱。當時一些藩鎮網羅人才,欲與中央抗禮;許多士子亦依附藩鎮,以為進身之途。李師道約于順宗永貞元年(805)聘引張籍,張籍主張統一,反對藩鎮割據,并寫此詩以節婦情事的比興手法,斷然拒之。
開頭兩句,寫“君”對“妾”的用情,特贈“雙明珠”為信物,見出用情之厚。一個“知”字下得好,寫出君非“義”也,暗含譴責。
“感君”二句,寫女子對“君”之用情的成功。此寫對非“義”之情而感動,正表現了“情”與“理”的矛盾。
“妾家”二句,寫女子家中富貴,丈夫地位赫赫。古人常以夫比君,以妾比臣,夸夫是守夫婦之道的遁詞,在此表達了詩人決心守君臣之道。此又以“理”勝于“情”,詩意上又一個轉折。
“知君”二句,文意有起伏波瀾。“知君”句是對上一句守夫婦之道的一個轉折,又以“情”勝“理”,下句又說與丈夫“同生死”,此又一轉折,終竟理智戰勝感情。最后以還珠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纏綿情語作結。
此詩采用樂府體,塑造人物細膩生動,心理刻劃入微,內心中“情”與“理”的斗爭激烈,終以理勝,而“情”卻纏綿,行文轉折起伏,跌宕有致。而通篇均是比況,正如清人王堯衢所言: “此張籍卻李師道聘托言如此。”(《唐詩全解箋注》)
上一篇:盧綸《臘日觀咸寧王部曲娑勒擒虎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花下醉》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