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汧陽》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韋莊
汧水悠悠去似絣,遠山如畫翠眉橫。
僧尋野渡歸吳岳,雁帶斜陽入渭城。
邊靜不收蕃帳馬,地貧唯賣隴山鸚。
牧童何處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聲。
汧(qian)陽,即陜西省千陽縣,縣內有發源于汧山南麓的汧水流經全境。這首七律描述了詩人于黃昏時分佇立于縣城頭閣樓上的所見所聞。
首聯寫登高所見,一連用帶子(絣,音beng,帶子)、女子的粉黛眉痕兩個比喻,描寫汧陽的水和山:汧水悠悠遠去,汧山橫亙靜臥。一幅山橫水縱、動靜并存的遠景圖展現在詩人的眼前。頷聯轉寫近景。“僧尋野渡”,暗襯出天色將晚; “雁帶斜陽”,點明是秋日的黃昏。孤僧獨尋,寒雁飛歸,夕陽落照,展現出邊地獨有的風光。頸聯深入一層描摹邊地風貌,說“邊靜”,補以“不收蕃帳馬”;寫地貧,續以“唯賣隴山鸚”,其貧其靜則無以復加。尾聯則以閣上所聞,敘寫邊地景色:牧童羌笛吹奏《梅花落》古曲,說明這里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縱觀全詩,詩人運用貼切的比喻,生動的形象,語淡情濃的文字,描繪了祖國邊地的壯美風光,樸素之中透示著光華。
上一篇:柳宗元《江雪》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孟浩然《濟江問舟子》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