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這第二首,寫于第一首的數(shù)日之后。這時候杜甫大概已經(jīng)聽說李白遇赦的消息,只是不了解他的近況、行蹤,特別想到兩人都在流浪中,何時能夠見面,實在難以預料,于是又賦了這首詩,表達他的懷念。
“浮云終日行”句興起,說明李白游蹤不定,杜甫翹首以盼,“游子終不至”,致使焦思苦慮的詩人“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說明兩人的情誼非同一般,這樣寫,親切感人。
“告歸”四句,敘述夢中李白的談話和心事。他說,來時那樣的艱難,告別又太匆匆,江湖風大浪險,舟楫常有沉沒之患,“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兩句,與第一首的“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對照,說明李白夢中的訴說與杜甫的擔憂是一致的。當然,這兩者實際上都是杜甫思想的反映,這里借夢中的李白口中訴說,進一步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朋友的友愛和關(guān)切。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這兩句寫夢中李白離去的情景,上句寫李白出門搔著白發(fā),凄凄涼涼;下句“若負平生志”的“若”字,是仿佛之辭,是對夢中人的行動、內(nèi)心活動的揣擬描寫,表現(xiàn)李白抑郁不得志的苦悶心情。
詩的最后一部分,即“冠蓋”以下六句,寫夢醒之后,即夢境之外,以議論代抒情,代李白鳴不平,同時抒寫自己的憤慨。“冠蓋滿京華”意謂達官顯宦滿長安,“斯人獨憔悴”,為什么獨獨讓李白遭受不幸,幾乎窮困而死呢? “孰云網(wǎng)恢恢?”誰說天道公平呢?這四句慷慨議論,悲憤至極。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肯定李白的詩文一定會流傳后世,但那畢竟是“寂寞身后”的事情。結(jié)尾二句是感慨,也說明杜甫的卓識遠見,對李白的正確估價。
這兩首詩,不只顯示出李、杜的深厚友誼,也顯示了李白、杜甫在天寶后動亂中的悲慘遭遇。
上一篇: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絕句二首《其二》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