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如果說輞川詩多數是“偶然托興,初不著題模擬”(唐汝詢語)之作,那么,這首《辛夷塢》則應歸于少數切題者之列,它是把辛夷塢的主角辛夷花作為中心來表現的。
辛夷,一種多么不同凡俗的花,高大的樹冠,早春先葉著花,花體碩大,白而有紅暈,狀似荷花。詩人用“木末芙蓉花”描繪辛夷,可謂形神兼備。“木末”即樹梢,辛夷花不僅開在樹上,而且是挺立枝條頂端。明艷秀美,特別顯得精神。比之芙蓉,不僅取外形的畢肖,而且暗傳出它有荷花的高潔。辛夷花不僅以其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受到人們的珍視,還因為在屈原筆下被用作美人香草之詞而倍受文人的青睞。詩人接著用“山中發紅萼”描繪辛夷含苞待放的情狀。“山中”點出環境,作者筆下的辛夷,不是被人移置于園林、庭院供觀賞的,而是長于山野之間,言外有幽谷佳人之慨。盡管如此,當春日來臨之際,它像春之使者,照樣滿樹紅萼,十分壯觀,給山野帶來勃勃生機。“萼”即花的外包被,一般都是綠色,而辛夷之萼卻是紅色,不同尋常。“發”字既寫紅萼,又預示它即將綻開,富有表現力。后兩句寫花落。“澗戶寂無人”,“澗戶”即山谷出口,因兩山對峙如門戶,故謂,這樣寫落實了上句的“山中”。從結構看,似接實轉:花發當有人賞,但澗戶是人跡罕至之地,“寂無人”說明既看不到人影,也聽不到人聲,辛夷花實在開得寂寞。“紛紛開且落”,它悄悄地開放,默默地飄零,開既無人賞,落亦無人惜。“紛紛”既狀開時的忽然怒放,又見落時的飄然凋零,一語雙關,富有主觀感情色彩。
有人指出,蘇東坡《羅漢贊》“空山無人,水流花落”世稱妙悟,亦即此詩意境(俞陛云《詩境淺說》)。意思是此詩寓有禪意。有人從芳華與野境的反差中,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有沒有以辛夷自喻,表達一種自甘淡泊的意緒呢?山中辛夷這一意象的內蘊,真可令人體味無窮,這便是論家所謂的“幽淡巳極,卻饒遠韻”(李锳《詩法易簡錄》)。
上一篇:趙汝鐩《雨過》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朱繼芳《農桑》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