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聞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張巡
岧峣試一臨,虜騎附城陰。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
營開邊月近,戰苦陣云深。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祿山之子安慶緒驅所部攻睢陽。守將許遠告急,張巡自寧陵引兵入睢陽,與許遠共守孤城。這首詩即寫于圍城中。據《資治通鑒》卷22載,“久圍睢陽,城中食盡”,他們堅守,最后殺馬、羅雀、掘鼠則食,但“人知必死,而無叛者”,表現了罕有的犧牲精神。巖峣(tiaoyao):山勢高峻的樣子。這里指城樓。虜騎,指安慶緒的叛軍。陣云深,形容戰爭氣氛很濃。更樓,報更的更鼓樓。古人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用鼓報更。橫笛,原為胡樂樂器,漢時從西域傳入。安祿山是胡人,他的部下多為胡人。詩作生動而真實地記錄了這場異常艱苦的保衛戰,四聯一氣貫注,一聯寫孤城被圍的緊張情形,二聯描繪濃郁的戰斗氣氛,三聯寫頑強的戰斗精神,末聯則顯示忠貞不屈的崇高品格,寫得真摯悲壯,沉郁蒼涼,在唐詩中是罕見的。千百年來,詩人作為將軍詩人,同他的詩一樣,受人敬仰,為人傳頌!
上一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羅鄴《雁》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