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翃《羽林少年行(二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韓翃
千點斑斕玉勒驄,青絲結尾繡纏鬃。
鳴鞭曉出章臺路,葉葉春衣楊柳風。
《羽林少年行》原是樂府《雜曲歌辭》的舊題,有多種名稱和體制,都出于東漢辛延年的《羽林郎》,也都是描寫皇家禁衛軍羽林軍士驕浮豪華的氣焰的。這首詩雖取舊題,卻采取了七言絕句的形式,同樣刻畫了羽林少年豪華浮浪的形象。
全詩沒有寫人,也沒有寫具體的聲態。也用不著寫這些,只要把這個羽林軍少年的鞍馬、衣飾,鳴鞭炫耀于長安章臺街上的模樣寫下,人物也就盡在其中、呼之欲出了。
馬是有點點斑斕光澤的青驄馬,配備著玉勒頭,用青絲綰結著馬尾,鬃毛還纏著錦繡,真是夠英俊華麗的了。這不是沙場上殺敵的戰馬,戰馬是用不著如此用華飾來裝點的,它只合躊躇滿志的少年炫耀之用。把馬鞭一揮,傲步于繁華的章臺街上,又多么引人注目。拂柳條的春風又吹拂著少年的春衣,薄葉似地飄動著。詩里沒有描寫這人衣服的華麗,沒有用錦繡珠玉字樣,但是騎在這樣華貴的駿馬身上的人的衣飾會是什么樣子,讀者自己會領會的。
唐代的章臺街,據韓翃《章臺柳》中所說的柳枝可以任人攀折,已經隱喻是一條花街柳巷了。這個羽林少年在這條街上揮鞭走馬,所追求的是什么也就無須再說了。而且,詩題還勾起人們的記憶,使人立即想起辛延年《羽林郎》中所描寫的那個調戲酒家女的形象,越發把讀者對此人的鄙薄之情調動了起來。
光呈現人物的鞍馬衣飾,這不僅是烘云托月或借物顯人的不寫之寫,更深刻的命意還在于,光寫鞍馬衣飾,無異說除了身外的這些東西之外,這個人不值一提,一具行尸走肉而已。常言道: “人要衣裝,馬要鞍裝。”但這人這馬總得有幾分樣子才行,現在連人都不提,可見除了鞍馬衣飾之外,這個人是什么玩藝兒了。
上一篇:祖詠《終南望余雪》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