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衛(wèi)八處士》言情贈友詩歌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飲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興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詩作于杜甫為華州司功時,往返于東都、華州間,偶遇舊友,感而作此。
詩起首突兀,開口即懊恨。“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道盡人間別離情事,動輒如天上參商二星之此出彼落,不得相見。然而今夕相逢,實為一大幸事,詩意也為之一轉(zhuǎn)。于是鋪敘開來,是“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边@時共燭相對,感慨萬千。彼此均已老大,友朋多半死亡,二十年后重逢,真是莫大幸事。詩章到此一斷。緊接著再用提筆,回想過去: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 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 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這里從過去說到現(xiàn)在,而兒女之敬父執(zhí),款待父執(zhí),情意真摯。詩章到此又一斷??偪催@兩段,雖然純用直敘手法,但筆筆是敘,筆筆是轉(zhuǎn),極顯頓挫之妙。之后,又改用對話手法,掀起波瀾。“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闭媸枪视阎胤?,知己暢飲,頻頻舉杯。而客人 (詩人自己) 答稱“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形成感情交流,而友誼更是長青。詩筆到此,又蕩開一層,寫道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友朋固將告別,而世事更不可知。這就是悲天憫人之思,境界是更高一層。并和起首之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遙相呼應(yīng),有擊首尾應(yīng)、擊尾首應(yīng)之妙。其感情與理智亦是融為一體的。前曰“人生”,后曰“世事”。前為“參與商”,后為“隔山岳”,總見人生聚散不常,別易見難,世事更難逆料。實為永恒的真理。
詩寫得極為真實,所以也極為厚重,極真極厚,為本詩最大特色。而由于詩為古詩,可以鋪敘。但其鋪敘手法又與散文有所不同。散文是必意達而后轉(zhuǎn),詩則不必意達,須即轉(zhuǎn)。散文惟恐說不盡,詩則惟恐意不藏。詩貴愈轉(zhuǎn)愈曲,愈藏愈深。這首詩是極符合這一要求的。首端二句 即忙作一轉(zhuǎn),中二段雖為直敘,然筆筆是轉(zhuǎn)。至末,一主一客兩轉(zhuǎn),結(jié)句又一轉(zhuǎn)。通首無一直筆,決無平板之累。而抑揚頓挫,見真精神。究其淵源所自,當為得舊傳蘇武李陵贈答詩之神髓,而加以發(fā)展的。詩,從章法上看,有獨白的感慨,有場面的更替,有對話的深情,極富有戲劇性,而感人至深的。為杜甫中篇五古詩之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贈從弟》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贈少年》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