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詠史(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盧照鄰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髡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諾良匪輕。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這是一首詠史詩,與左思的詠史相似,借歷史人物抒發自己的情感。這一組詩有四首,其一為詠季布。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詩從季布的生平敘述開始。季布曾為項籍將兵,得罪過漢高祖劉邦,項羽敗亡,季布隱于濮陽周氏。“髡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因為劉邦用千金懸賞追捕季布,周氏獻計,把他賣給豪俠之士魯國的朱家為奴種地。“髡鉗”,剃了胡須;臺隸,即臺前奴隸。“灌園”,給地里澆水,即從事田間勞動。“變姓名”,改名換姓。“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滕將軍”,汝陰侯滕公,與朱家是朋友。朱家在洛陽見到滕公,問他:季布有什么大罪,為什么劉邦如此急于追捕他。滕公告訴他:他曾經多次佐助項羽,逼得劉邦很難堪,因而極其怨恨他。朱家希望滕公在劉邦跟前說說好話:他過去幫助項羽,是各為其主,難道項氏的部屬都該殺盡嗎?后來滕公說服了劉邦,赦免了季布,并拜為郎中。“曹丘生”,楚國的辯士,季布很不喜歡曹丘生。一次曹丘生見了季布問他:楚國有一個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為什么能在梁楚之間得到這樣的聲譽?我也是楚國人,我可以使你揚名于天下,你為什么距我如此之遠。季布名聲遠揚,曹丘生的宣傳起了重大作用。“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諾良匪輕。” “拜公卿”這里指漢高祖廣納賢才,拜季布為郎中,以后又拜為中郎將。“百金”、“一諾”二句,是楚人對季布的贊譽。“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匈奴單于曾寫信謾罵呂后,呂后大怒,召集諸將商議此事。《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說:“上將軍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環以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末四句:“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這是對季布的評價,說他為人正直,在承平時代,大丈夫應該剛直不阿,一個唯唯諾諾只顧自保的人,算得上什么榮耀。這里借季布的“孤且直”,嘲笑封建社會那些“唯唯”、“無聲”的“群公”,顯出季布是一個無畏的勇士。
這一首詠史詩,以簡練的筆法,雄健的語言,用事實歌頌了勇士季布。
上一篇:胡曾《詠史(二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詠史》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