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賀監歸四明
久辭榮祿遂初衣,
曾向長生說息機。
真訣自從茅氏得,
恩波宜許洞庭歸。
【前解】
送賀監歸四明,固必須書朝廷詔許。然使筆尖稍不用意,便寫作賀監乍請,而朝廷即許,此豈復見吾君眷禮賢臣至意!即賀監此行,亦復成何榮寵!看先生起手,先縱妙筆補出一段文字,言辭榮遂初,其志已久,請乞君前,既非一日。下始緩緩然以“應許”二字承之,言今日卻是更不可不放歸也。嗚呼!先生詩,夫豈四七二十八字而已哉。[長生,殿名。先生用入此,正合。笑白樂天用入《長恨歌》夜半無人時也。]
瑤臺含霧星辰滿,
仙嶠浮云島嶼微。
借問欲棲珠樹鶴,
何年卻向帝城飛。
【后解】
上解,寫許歸。此解,寫歸后君臣交眷也。五、六,言云霧微茫,君之眷臣,無日無之。七、八,言鶴路千年,臣如眷君,何日再至?蓋一片惋惋惻惻,實備哀樂之至正矣。
上一篇:金圣嘆《送舒州宿松縣傅少府》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送賈校書東歸寄振上人》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