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南)人。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東漢末年,他曾隱居于隴畝(今湖北襄陽城西南),“未有須臾忘天下事”,勤讀書,廣交游,自比管仲、樂毅,以便將來干一番事業。建安十二年(207)十月,由于司馬徽、徐庶的推薦,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并提出了占據荊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謀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聯合孫吳對抗曹魏,而后統一天下的建議。后來,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聯孫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占領了荊州、益州。曹丕代漢稱帝后,諸葛亮說服了劉備,建立蜀國稱帝,他被任為丞相。劉備死后,劉禪即位,諸葛亮“受遺詔輔后主”,封武鄉侯,領益州牧,主持軍國大事。當政期間,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抑制豪強,任人唯賢,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關系,東和孫權,南平孟獲,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圖收復中原。建興十二年(234)與魏將司馬懿爭戰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陜西眉縣西南)軍中,葬于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終年54歲。謚號忠武。
諸葛亮一生謹慎,“長于巧思”。他革新了連弩,能同時發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馬”,利于山地運輸。著作有《諸葛亮集》。
入選教材作品
《出師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教材九年級上冊,江蘇教育出版社教材九年級下冊,語文出版社教材九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六冊)
上一篇:李賀(唐)
下一篇:周密(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