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以《秋夕》為題,其實是別開生面的宮怨詩。宋人曾季貍就稱為“小杜《秋夜》宮詞”。因為是宮怨詩,曾被誤為王建所作,如宋人周紫芝就說: “當是建詩”。明人楊慎在《升庵詩話》中作了考辨: “王建宮詞一百首,至南宋后失去七首,好事者妄取唐人絕句補入之。……‘銀燭秋光冷畫屏’及‘閑吹玉殿昭華管’二首,杜牧之詩也。余在滇南見一古本書,七首特全……”這首詩為杜牧所作,當屬無疑。
這是一幅深宮秋夜圖,圖中展現(xiàn)兩個畫面。一個在初夜,乳白色的蠟燭發(fā)出微弱的光亮,這光亮依稀照著屏風,它上面透出慘淡的色澤。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宮女手執(zhí)薄羅制成的小團扇,正在追撲飛來飛去的螢火蟲。這里,詩人既以“畫屏”和“輕羅小扇”點明宮女的身份,又以“流螢”寫出深宮的荒涼;既以“撲流螢”的動作表現(xiàn)宮女生活的無聊,又以“銀燭秋光”映襯宮女內(nèi)心的凄清。而“輕羅小扇”,更在暗示這位宮女“秋扇見棄”的命運。接著三四句又展現(xiàn)了深夜宮中的景象。夜色深沉,深宮的石階上,象水一樣寒冷;宮女呢?在追撲流螢以后,依然百無聊賴,坐(一作臥)在那里仰望天上的牽牛織女雙星。“夜色”上承“秋光”,暗示時間的推移,也暗示宮女依然毫無睡意,“涼”字上承“冷”字,寫出宮女肌膚的感受,更深一層寫出宮女內(nèi)心的凄涼。坐看雙星這一行為,空氣仿佛凝住了,顯得死寂,而宮女的深心則更加騷動不安,激起了無限怨情:天上的牛郎織女雖被銀河分隔,尚有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而自己被鎖入深宮,何時才有真正的幸福愛情?宮女哀哀欲絕的神情,分明可見。
在這幅深宮秋夜圖中,詩人沒有正面描寫宮女的怨恨和嘆息,甚至連“宮”、“怨”等字也沒有出現(xiàn),但讀后,宮女寂寞難耐的生活宛在目前,她們心中無限的怨情,也可想見。詩人也沒有直接發(fā)表議論,而是通過劃畫兩個特定的場景和宮女兩個特定的動作,對宮女悲慘命運表達了深刻的同情之心。詩中的“銀燭秋光”、“夜色”等字,色澤是暗淡的;“涼”字,“冷”字,氣氛是慘淡的。這跟宮女心情十分調諧。寫宮女的兩個動作,用“撲”字,動作顯得輕靈,透露出宮女尚保留著的活潑、天真的心態(tài)和愛情生命的情思; “看”字,顯得時間久長,表現(xiàn)了宮女對于愛情的渴望和人生的追求。這就深一層揭出宮女的心靈世界。
崔顥寫過一首《七夕》詩: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shù)螢流。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杜牧這首詩受崔顥《七夕》詩后四句的影響是明顯的。但杜牧不落窠臼,匠心獨運。正是這種在藝術上的不斷追求,使得杜牧的絕句詩為讀者所激賞。
小杜《秋夜(夕)》宮詞云……含蓄有思致。星象甚多,而獨言牛女,此所以見其為宮詞也。(〔宋〕曾季貍《艇齋詩話》)
上一篇:《秋興八首·杜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秋夜曲·張仲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