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寒山為初唐著名詩僧,詩多描述自身佛家隱居生活,寫寺院、農家、山水、田園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他的詩語言通俗,風格冷雋飄逸。《杳杳寒山道》為其代表作。
這首詩原無標題,借詩首句作題。通過對寒山常年僻靜幽冷景色的描述,反映詩人甘于寂寞、超脫塵世的心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一個冷森森的境界。詩人從遠而近,勾勒出寒山深遠的小徑與潺潺山澗相依的山景。著一“冷”字,說明此處山高水清。詩人樂居,表明他志趣高超。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用輕細的鳥鳴聲反襯山中幽靜。暗示此處遠離塵世,表明詩人靜心寡欲,超脫曠達。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用山風、積雪,寫出環境的冷峻。這是對首句“寒”、次句“冷”的銜接與推進,更加重了險峻清奇意味。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前三聯突出環境之冷寂,此聯則寫人物主觀感受,見出詩人隱居深山不知春天的降臨與消逝,突出其超然物外的淡漠心情。
這首詩對環境氛圍的創造頗有特色。作者通過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景物,渲染氣氛,又以氣氛烘托心情。詩人善于抓住幾個“一瞬間”的畫面,其中正要過去的和正要到來的東西都凝聚在一點。
此外,詩人對疊字的運用也有自己的特點。通篇每句句首用疊字,獲得整齊的形式美,讀起來節奏感強,并易使讀者產生纏綿之情。“杳杳”有幽深感,“落落”有孤寂感; “啾啾”有聲,“寂寂”無聲; “淅淅”輕微的風聲; “紛紛”,雪紛飛狀; “朝朝”、“歲歲”,既指時間,也是詩人的主觀感受。詩人通過疊字的運用,把自身的精神感受投射到由山、澗、鳥、風、雪等意象組合成的畫面中去,呼喚起欣賞者的審美共鳴。
上一篇:《杭州春望·白居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楓橋夜泊·張繼》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