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齊己的《早梅》詩是詠梅詩中的名篇。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首聯將萬木與梅作了鮮明、強烈的對照:嚴寒時節,樹木多已凋零,梅樹卻與眾不同,獨凝暖氣于根莖,煥發了生機。詩人不說題字,卻緊扣詩題,突出了“早”字: “孤根”獨暖。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有力地反襯出梅花傲寒的秉性。頷聯以山村野外皚皚深雪為背景,描繪出一幅孤梅獨放的雪梅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這“一枝”不僅開在百花之前,而且開在眾梅之先,所以是“早”。“昨夜”兩字情辭俱到:可見詩人日日關注著梅樹,昨日還未見花開,今朝卻驀然看到她已苔枝綴玉,一枝俏麗于孤樹雪野了。
頸聯“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寫梅花清馨四溢,外貌素艷。但不從正面落筆,而借“風”、“禽”寫出。
尾聯“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詩人祈祝梅樹明春應時先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望春臺即指京城,又有望春含義。或者此時的齊己雖然科場失利,懷才不遇,但對未來并不絕望,因而借詠梅而吐露他孤芳自賞、自信高潔的情懷吧。
此詩之成為詠梅詩的名篇,主要是由于第四句。據陶岳《五代史補》記載,此句原作“昨夜數枝開”,詩人鄭谷見后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遂改“數枝”為“一枝”,鄭谷由是被譽為“一字師”。從這里可以窺見古人體物之細密與用字之精巧。后來蘇軾以“竹外桃花三兩枝”(《惠崇春江晚景》)寫早春,與齊己此詩以“一枝”寫早梅正是同一機杼,至于是否曾受到鄭谷替齊己改詩故事的啟發,則已無從考知。
陶岳《五代史補》云: “鄭谷在袁州,齊己攜詩詣之。有《早梅》云: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谷曰: ‘數枝非早也,不如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谷為一字師。” (蔡正孫《詩林廣記》前集卷八引)
上一篇:《早梅·張謂》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早雁·杜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