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在我們這個梅的國度里,自古以來詠梅的詩蔚為大觀。張謂這首《早梅》和另一首《官舍早梅》都側重于梅開之“早”,正如胡震亨所說的是道“眾人未曾說耳”。張謂這兩首詩,雖然都寫早梅,但卻大有區別,如果說《官舍早梅》尚停留在“風光先占得”的表層的話,那么《早梅》寫“近水花先發”,已開始探索其“先發”的奧秘,揭示梅花傲冰霜,斗嚴寒的底蘊,進入更深的層次了。
這首詩的首句“一樹寒梅白玉條”,描寫早梅的風采,以“白玉”比喻“寒梅”,寫得形神兼備。形,繁花滿樹,潔白如玉;神,早花犯寒,傲然挺拔,凜凜然有生氣。第二句“迥臨村路傍溪橋”,點明這株梅花所處的環境,遠離熙來攘往的“村路”,緊傍清靜幽雅的“溪橋”,更進一步地襯托了“早梅”的高雅不俗,把寒梅的神韻寫足,是對第一句的必不可少的補充。這一句既承前又啟后,“溪橋”二字自然地引出“近水”,使全詩上下氣脈貫通。后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先用“不知”二字宕開一筆,開始展示詩人的認識過程:對這一樹寒梅“花先發”產生疑問,又因為梅花形狀、顏色皆似雪而“疑是經冬雪未銷”。待到弄清近水先發的道理之后,疑問自然而釋,詩人眼前已不是經冬未銷的雪,而是寒梅白玉條了。于是梅的形象越來越鮮明,梅的神采越來越煥發,疑梅似雪反而成了對梅花的形態、氣質的絕妙比喻。全詩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詩品無異于人品。這首詩寫出了詩人與梅花在氣質上、品格上的契合?!坝形抑?,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這近水先發、潔白如玉、晶瑩似雪、遺世獨立的寒梅,乃是詩人“不屈于權勢,自矜奇骨”(辛文房《唐才子傳》)的傳神寫照。
上一篇:《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其一)·韓愈》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早梅·齊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