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憲宗遣中使杜英奇,帶領宮人三十名持香花從鳳翔法門寺,將釋迦牟尼佛真身的指骨一節,恭迎到長安宮廷供奉三天,然后再送到各寺廟供奉。是時,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官民百姓,敬香禮拜。韓愈見此情景,上《論佛骨表》,認為“事佛求福,乃更得禍”,主張將這“朽穢之物”,“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后代之惑”,說“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睉椬谝灰娮啾泶笈鍪枰允驹紫?,將定其死罪,幸裴度、崔群奏說: “韓愈上忤尊聽,誠宜得罪,”但他“內懷忠懇,不避黜責,”“伏乞稍賜寬容,以來諫者?!睉椬谟谑菍⑺尚滩渴汤少H為潮州刺史。
這首詩就是韓愈受命赴潮州上任途中所寫的名篇。藍關,即藍田關,在離京師長安不遠的藍田縣南九十里,又稱峣關。他到藍關時,侄孫韓湘趕來相見。韓愈見到親人,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悲憤之情。
首聯開門見山,點出了自己被貶的緣由:清晨上《論佛骨表》,傍晚就被貶潮州?!俺唷?、“夕貶”,點明事出意外,得禍之速。潮州在廣東東部,離長安確有八千里的路程。
頷聯: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圣明”,指唐憲宗。詩人直訴自己耿耿忠心全是報效朝廷,忠言直諫皆為“除”卻“弊事”,雖然知道如此做對自己的前途兇多吉少,但我哪里還顧惜自己“殘年”的命運呢?時韓愈已經五十二歲,所以說“殘年”。
頸聯“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鼻貛X,橫亙陜西省南部的終南山。詩人后顧前瞻,借景抒情。回望長安,秦嶺遮住了視線;天空烏云密布,我的家在哪里呢?詩人遭貶上道往潮州,全家老小同行,長安已無立身安家之地。眼看前方,茫茫大雪阻塞住藍關,我往哪里走,哪里是我的出路呢?有國難投,無家可歸,隱喻往事不堪回首,一語雙關;眼前道路堵塞,暗示了前途艱難險阻,直訴奸佞當道,忠而得謗的無限怨憤與凄楚之情?!凹液卧?”詩人憤慨之極; “馬不前”,又暗寓無限戀闕之心。這兩句借景生情,形象生動,意境高遠,為歷來傳誦的名句。
尾聯“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闭谓侵赋錆M瘴癘之氣的江河,泛指當時經常流行著惡性瘧疾等傳染病的嶺南一帶地區。
這首詩,從思想上來看,可以說與《論佛骨表》是孿生姐妹。作者一生宣揚孔、孟之道,反對佛、老之說。“觝排異端,攘斥佛、老?!?韓愈《進學解》)其晚年更是如此。從藝術上說,韓愈的詩歌特點是“以文為詩”,即詩歌散文化。其優點是流暢平易,缺點是邏輯思維代替了形象思維,缺乏詩趣。故褒之者推尊韓愈為大家,與李白、杜甫鼎足而立,詩文合一,別開生面;而貶之者則認為韓詩是押韻之文,與詩無所解。這首詩,是韓愈七律詩中上乘之作,它既有“以文為詩”的特色,又有嚴謹的格律,基調深沉,其風格酷似杜甫?!俺唷?、“夕貶”、“九重天”、“路八千”等的對比,顯示韓詩的雄豪奇崛,氣勢磅礴。
十四年正月,表乞燒棄佛骨。疏入,貶潮州刺史。有《次藍關示侄孫湘》詩云。(尤袤《全唐詩話》卷二)
才奏便貶,才貶便行,急承三四聯,老臣之誠悃,大臣之豐裁,千載如一日。
五、六,非寫秦嶺云,藍關雪也,一句回顧,一句前瞻。恰好逼出“瘴江邊”三字。蓋君子誠幸而死得其所,即刻是死所,收骨江邊,正復快語。安有諫迎佛骨韓文公,肯作“家何在”婦人聲哉! (金圣嘆《批選唐詩》)
佛骨表孤獨千古,而此詩配之。尤妙在許大題目,而以“除弊事”三字了卻。( 〔清〕李光地《榕村詩選》)
紀昀:語極凄切,卻不衰颯。三、四是一篇之骨,末二句即歸繳此意。( 《瀛奎律髓匯評》下)
吳(北江)曰:大氣盤旋,以文章之法行之,然已開宋詩一派矣。(高步贏《唐宋詩舉要》引)
上一篇:《峨眉山月歌·李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己亥歲二首(其一)·曹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