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其四)
王昌齡①
青海長云暗雪山②,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③,不破樓蘭終不還④。⊙【注釋】
①王昌齡:見《答武陵田太守)。
②青海:即青海湖。長云:連綿不斷的云。這里指戰云。雪山:指祁連山。
③穿:磨破。金甲:古代用金屬制作的護身外衣,也叫鐵衣、鎧甲。
④樓蘭:漢代時西域的小國。唐代詩歌中,常用“破樓蘭”代指平定邊患。
⊙【詩本事】
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就是描寫此時邊塞境況的。
⊙【賞評】
這是一首氣魄宏偉的邊塞詩,也是抒寫豪情壯志的名篇。
青海湖上空長云密布,皚皚雪山頓時變暗,戰士在塞外孤城上還想望著遙遠的玉門關。在黃沙漫漫的戰場上,他們雖然身經百戰,鎧甲磨穿,但不打敗敵人是決不回鄉的,從而表現了他們立誓破敵、決戰決勝的頑強斗志和愛國主義的豪邁氣概。這首詩在色彩的運用上獨具特色。青海湖泊,波光粼粼,澄碧若翠;皚皚雪山,潔白浮動;而湖面陰云忽至,墨色頓來。這青、白、黑混合的色彩,表現出一種陰冷的戰爭氛圍和蒼涼的境界。而下文的“黃沙”與“金甲”的相互交輝,又呈現出一種慷慨悲壯的格調。
⊙【詩評選輯】
①清·吳喬《圍爐詩話》:王龍標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后人無不宗之。
②清·張文蓀《唐賢清雅集》:清而莊,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
③近代·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首二句乃逆挽法,從青?;赝鲁?,見去月之遠也。后二句謂確斗無前,黃沙百戰,金甲都穿,見勝概英風。
上一篇: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五)》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萬齊融《仗劍行》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