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此題原有二首,這是第一首,寫與情人分別后的相思。據清代沈雄《古今詞話·詞評》說,張泌年輕時和鄰女相愛,多年不再相見,夜必夢之,于是以詩代柬寄給她,故詩題為《寄人》。
詩的首二句寫夢境,后二句寫夢醒。“別夢依依到謝家”,久別不見,積思成夢。“謝家”,借用東晉時代的大族謝氏代指所思慕的女子家。“小廊回合曲闌斜”,這是夢中之景,是作者舊日與情人相見或定情的地方:庭院四面回繞的小廊,曲折的闌桿。小廊依舊,曲欄如前,這熟悉的環境,清晰的印象,深刻的記憶,怎不牽動作者的萬千思緒!往日的歡情,今日的相思,皆融入這歷歷分明的夢境中。一覺醒來,閑步幽靜的庭院,夢中所見終是虛空,反增加惆悵和凄苦。后兩句便寫夢醒所見實景。“春”和“落花”點明時當暮春。暮春之夜,落花遍地,四周圍悄無人聲,天邊的一輪明月,曾經在他和情人會見的日子里,照過枝上的芳菲,而今依舊把它流水一般的月光,靜靜地傾瀉在庭院的殘枝落花上。月是最能撩人情思的,相思深切的作者感到此時此地的明月依舊多情,好象頗能理解自己的相思之苦。但是,自己所相思的人卻不理解自己的相思之苦,長期不通音問,這就有點抱怨的意味了。
這是一首深沉感人的懷人之作。全詩在藝術上運用委婉的抒情手法,蘊藉有味。作者選擇富有典型意義的景物,融情入景,景中寓情,以景寫情。化無情之月為多情,形象鮮明生動,全詩不言“思”字,卻句句含相思之意,詩意含蓄雋永。
上一篇:《寄東魯二稚子·李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