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①》唐詩賞析,《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原文與注釋
高 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 駐馬銜杯問謫居。②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③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④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⑤
【注釋】 ①少府:唐時縣尉的別稱。峽中:此指夔州巫山縣。長沙:指湖南長沙。②銜杯:指飲酒。謫居:貶謫的地方。③巫峽:長江三峽之一,此指李少府貶官之地。④青楓江:長沙市南有青楓浦。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⑤圣代:圣明時代。雨露:喻皇帝的恩澤。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曾任封丘縣尉,不久便辭職,作為同情人民的縣尉深味其苦 (詩人的 《封丘作》 有詩句: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為送別朋友李少府、王少府被貶擔任縣尉,并寄寓勸慰之意而作。
首聯點題表關心之意,以 “嗟君” 總領全文?!熬保咐?、王兩位少府?!耙夂稳纭?,即 “意如何” 的倒裝。詩人因牽掛李、王少府這次分別的心情,邀請兩位朋友解下馬鞍共飲分別之酒,詢問朋友被貶謫的地方,共話分別之情。
頷聯、頸聯四句分敘李、王謫居的地點,謫居的心情?!拔讔{啼猿”,化用盛弘之《荊州記》 中引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交代李少府貶巫峽,一定被巫峽的猿啼催流傷心淚。衡陽與長沙接近,用衡陽來表王少府去長沙。相傳衡陽有回雁峰,南飛之雁至此便折回北方。“啼猿”、“歸雁”含義特別適合送別。所寫之景,既切合當地特點,又寄寓貶謫愁思,溶情于景,實在感人。頷聯也安慰兩友人可書信往來,傳遞訊息,互相安慰,互相鼓勵。頸聯分寫二友人到貶地途中的景物。用“青楓江”、“白帝城” 分別承接“長沙”、“峽中”,點明被貶謫的具體地點; 用 “遠” 和 “疏” 暗寫被貶之地的偏僻。
尾聯表達對朋友的寬慰和希望?,F正逢圣明時代,皇帝多恩澤,我們三人一定是暫時分別,切莫心情苦悶和煩惱,應積極工作和生活,等待再被重用之時。可見詩人對當時王朝的治理比較滿意,對國家的前途比較樂觀。
這首詩同時送別兩位友人,抒情寫景采用首尾合寫、中間分寫的方法。運用敘事、抒情、寫景和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入詩之景合時合地合事,選材頗具匠心。
上一篇:《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唐詩賞析,《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詩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與注釋